維西縣塔城鎮響古組村民忙收割。 (施學群 攝) 維西縣大春糧食作物豐收在望 香格里拉網訊 (通訊員 李雄珍 記者 余麗芹) 中秋過后,瀾滄江畔一派豐收景象,農民們正忙著收割玉米。 維登村作為維西縣維登鄉最大的玉米高穩產核心區,云瑞88、云瑞10號、白玉20、遼丹527等新品種長勢喜人。縣農科局技術人員對玉米的收成進行了現場測產,為農民測算今年的收成,也給自己一年的辛勞算算賬。一番有條不紊的忙碌之后,農技人員測算出核心區的玉米畝產達到730公斤。預計輻射區的畝產產量也能達到630公斤左右。 今年,維西縣玉米種植面積達到141840畝,其中玉米高穩產核心示范區9個,總面積610畝,輻射帶動面積示范點4.1萬多畝。為使高產創建工作取得實效,該縣農科局精心制訂實施方案,在生產中,項目區集成良種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全膜覆蓋、病蟲害統防統治等先進科學技術,良種覆蓋率和集成高產技術到田率達100%。 “今年農科局認真落實”四有四統一“活動,即核心區有明顯的示范標志、有完整的技術方案、有行政和技術負責人、有配套扶持措施;統一整地播種、統一肥水管理、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病蟲防治。全縣玉米實現持續穩步增產。” 維西縣農科局農技專家施春明說,由于措施到位、抓得及時,今年的大春高產創建示范區帶動了全縣14萬畝的玉米產量再上新臺階。 施春明介紹,在水稻種植方面,今年,維西縣除了傳統的水稻品種外,推廣種植了楚梗、雜交稻、香谷等品種,引進了滇雜31、32、35以及楚梗26、28、滇優、紫米、香稻等試驗示范。種植面積2.5萬畝,與去年持平,葉枝、維登、塔城等地水稻長勢較好,收成比去年略有增幅。 同時,今年該縣在做好玉米、水稻、小麥、馬鈴薯等主要糧食作物的同時,農科部門還引導農民種植高粱、小米、大豆、白蕓豆等雜糧作物,倡導多元化種植。 各鄉鎮也在確保基本口糧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取得成效。攀天閣鄉的高原黑谷,葉枝鎮香米久負盛名。葉枝鎮葉枝村委會主任李益明說“這幾年我們村群眾在確保基本口糧的同時,種植了香米,香米的面積達到1200畝,香米由于產量低,但口感好,市場價格達到9元每公斤,明年我們將大面積推廣,提高產量和品質。” 據了解,今年維西縣局部區域的大春農作物經歷了前期干旱、中期洪澇的自然災害,永春、保和鎮等鄉鎮收成受到一定影響。但全縣其他地方的糧食作物在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整體雨熱均衡,溫光水充足。局部零星發生的自然災害未影響糧食增產態勢。由于落實抗災救災措施有力,對全年糧食增產基本未造成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