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慶日報評論員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我州農村社會正步入轉型期,各種經濟、社會矛盾交織,群眾訴求越來越多。如何在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夯實好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維西縣攀天閣鄉制定的“十不準十提倡”,實現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共建幸福家庭、平安社區、和諧社會,這是一項創新農村社會管理和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的一項重大舉措。 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夯實農村黨建基礎,事關全州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事關民生福祉大計,事關迪慶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既是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重大基礎性工程,也是全社會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的重要基礎支撐。各地要清醒認識不斷發展變化的形勢對做好群眾工作、做好社會管理提出的新挑戰,高度統一思想,進一步增強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夯實黨在基層的執政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提出了“依法治藏、長期建藏、爭取人心、夯實基礎”的治藏方略,我們要實現建設全國藏區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示范區的宏偉目標。不但要在經濟建設上走在全國藏區前列,也要在社會建設和管理上走在全國藏區前列,在推進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上走在全國藏區前列,實現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 實踐證明,農村社會管理科學、社會和諧穩定是跨越發展的基本條件,也是最好的發展環境。我們一定要站得更高些,看得更遠些,從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高度,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和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水平,營造一流環境,為推動全州改革發展穩定保駕護航。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提高基層黨建科學化水平,其本質是加強群眾工作、密切黨群關系,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我州社會管理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要求我們在創新社會管理上下功夫,在改善民生上做文章,著力解民困、化民怨,聚民心、匯民智,妥善處理各方面利益關系,確保全州政通人和、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