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為專家在香格里拉縣尼西小學作天文科普知識講座。 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施學群 實習記者 邵涵瑤) 10月23日至24日,省科協、迪慶州科協聯合開展2014年“科普進藏區”系列活動,通過科普進寺院、進校園、進農村、進機關,積極促進民族團結,提升藏區干部群眾、僧侶的科學文化素質。 23日上午,科普進寺院活動在東竹林寺啟動。省環境科學學會向東竹林寺贈送1臺復印機,省科協副主席唐兵代表單位捐贈塔巴林寺科普進寺院活動經費30000元。云南深圳科技社團聯盟、云南大盈江玉錦社工服務中心分別向我州捐贈價值16萬元、8萬元科普圖書。省健康與發展研究會發放《藏區環境與健康》藏漢雙語手冊(試用版)200套、800本,并開展環境與健康宣傳,向社會各界人員征求對手冊的意見、建議,發出反饋表200余份。 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高衡教授為東竹林寺、塔巴林寺僧侶和尼西小學師生講授天文科普知識,指導僧侶、師生通過天文望遠鏡觀測地外天體。省天文學會向東竹林寺和塔巴林寺各贈送5臺DIY天文望遠鏡;向尼西小學捐贈114×500牛頓反射鏡1臺、 DIY天文望遠鏡20臺和VCD光盤,并組織學生進行天文望遠鏡組裝比賽。 科普進農村活動在奔子欄鎮開展。省健康與發展研究會與奔子欄鎮政府座談,并深入奔子欄村習木貢村民小組村民家訪,發放《藏區環境與健康》手冊。“我識字不多,通過書里的圖畫能理解環境與健康的內容。”村民扎史此姆說。省天文學會向奔子欄鎮捐贈科普圖書和展板,下一步將幫助該鎮建設農村科普圖書室、網絡普及實驗室和科普宣傳欄。 24日下午,高衡教授和省園藝學會科普專家,為州農牧局、州林業局、香格里拉縣農科局及下屬單位59名科技工作者,作了人類面臨的環境污染問題、高原園藝產業化發展專題講座。 香格里拉縣農科局職工馬玉梅說:“專題講座圍繞人類面臨的環境污染,詳細講解了二氧化碳等氣體排放破壞臭氧層使全球氣候變暖、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問題,讓我認識到農藥污染的危害,提高了環保意識。高原園藝產業化發展講座內容豐富,收獲很多。” 省藍天救援隊、昆明醫科大學、《支教地理》雜志、青愛小屋盈江工作站等單位參加科普宣傳。 據悉,自2010年以來,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拓寬科普工作范圍,創新科普工作載體,探索我州新形勢下的科普工作,進一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州科協聯合省科協、省天文臺等部門在我州開展高原病防治專家進藏區寺院,藏醫藥文化科普知識進社區、進寺院,天文科普進寺院、醫療健康進藏區,科普進寺院系列科普宣傳活動,受到藏區群眾歡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