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張燕) 近年來,維西縣農科局積極爭取產業發展資金,建設試驗基地、農科人員實地操作、嚴格記錄試驗數據,建立研究發展檔案,力爭用3年的時間探索出適宜于該縣農業生產環境條件的技術規程。 據了解,維西縣保和鎮臘八底中藥材種苗繁育及栽培實驗基地,總投資50萬元。試驗重點是當歸、秦艽生物學特征、良種選育、育苗技術和規范化大田種植技術、病蟲害調查與防治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采收與粗加工技術等相關技術的研究。其中育苗技術包括秋季育苗、春季育苗、種苗儲存、假植等技術探索研究、規范化大田種植包括春夏兩季移栽、直播、種植密度、地膜覆蓋栽培、露地栽培、肥水管理等技術探索研究。通過試驗,總結出一整套符合維西縣農業生產氣候環境條件下的當歸秦艽生產集成種植技術,將其集成技術編印成《當歸秦艽生產集成種植技術手冊》,并加以培訓推廣應用。 據試驗基地主要負責人陶興介紹,該縣農牧和科學技術局,在全縣中藥材產業發展的過程當中,該局結合實際,成立了一個試驗組,通過實驗,形成了育苗種子從采種、育苗到種植整個技術規程, 成為指導全縣中藥材產業發展的主要技術規程。 該縣農科局在產業發展布局方面,除了繁育試驗基地外,還計劃在全縣范圍內開展當歸秦艽面對面、手把手現場指導培訓;要在全縣境內建設7000畝當歸種植基地、在原有基礎上,繼續建設600畝秦艽種植基地。 “讓農技人員到田間地頭,每人三分實驗田,維西的中藥材產業就有了技術支撐。現在在試驗基地里,技術人員認真從頭做起,向書本學、向當地農民學、年輕的向老專家學,學到的技術再加以實踐,我們要用事實說話、用試驗數據說話。”維西縣農科局負責人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