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子欄鎮的民間工藝師傅定主品初、尼瑪在德欽縣塔巴林寺制作“擦擦”。他們在模具上抹上清油,用和好的黃泥塊制作“擦擦”,做好晾干后,還要用9種顏色進行彩繪。藏傳佛教按照佛塔、佛像的形狀用泥土模制而成的小佛像,藏語讀做“擦擦”, 一般存放于寺院、白塔或經書院里,作為佛法護佑、消災辟邪之用。“擦擦”制作是藏傳佛教藝術中頗具典型的代表。“8·28”“8·31”地震以來,定主品初和尼瑪兩位師傅為奔子欄鎮的4個村民小組各制作了8000多個“擦擦”。(施學群 攝影報道) |
奔子欄鎮的民間工藝師傅定主品初、尼瑪在德欽縣塔巴林寺制作“擦擦”。他們在模具上抹上清油,用和好的黃泥塊制作“擦擦”,做好晾干后,還要用9種顏色進行彩繪。藏傳佛教按照佛塔、佛像的形狀用泥土模制而成的小佛像,藏語讀做“擦擦”, 一般存放于寺院、白塔或經書院里,作為佛法護佑、消災辟邪之用。“擦擦”制作是藏傳佛教藝術中頗具典型的代表。“8·28”“8·31”地震以來,定主品初和尼瑪兩位師傅為奔子欄鎮的4個村民小組各制作了8000多個“擦擦”。(施學群 攝影報道) |
上一篇:香格里拉縣云登寺等7座寺院授牌
下一篇:黑頸鶴如約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