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園水電站工程蓄水移民搬遷安置側記 香格里拉網記者 高劍平 渣日安置點全景。 白馬廠安置點楊志紅一家的幸福生活。 ? 11月10日10點,庫容7.27億立方米、裝機容量240萬千瓦的梨園水電站開始順利下閘蓄水,香格里拉縣移民局局長浦濤和移民實施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們才松了一口氣。7年的時間里,在香格里拉縣移民局牽頭實施下,梨園水電站樞紐工程建設區、水庫淹沒區、淹沒影響區涉及下閘蓄水全部移民已完成搬遷安置,這為下一步的電站竣工發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移民為上:一切為了安置任務 梨園水電站是金沙江中游水電開發“一庫八級”開發方案的第三個梯級電站,位于麗江市玉龍縣與迪慶州香格里拉縣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與上游龍盤水庫聯合運行時年發電量107.03億千瓦時。該水電站于2013年1月16日獲國家核準,計劃于2014年下閘蓄水。梨園水電站香格里拉縣建設征地移民安置補償總投資24575.33萬元(不含獨立費用及預備費),其中:農村移民補償費16313.28萬元、專業項目補償費7869.54萬元、庫底清理工程費83.32萬元、環境工程保護費309.19萬元。 香格里拉縣于2005年成立了縣移民開發局,下設綜合辦公室、移民安置股、后期扶持股、移民技術服務中心、財務室、檔案室,共有干部職工14人。從此,香格里拉縣移民安置工作認真貫徹落實“政府領導,分級負責,縣為基礎,水電項目法人參與”的管理體制,在州委、州政府的領導下,建立了水電項目法人與州移民主管部門簽訂移民安置“指導、協調、監督”工作協議、與縣人民政府簽訂移民搬遷安置工作協議的機制。由縣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組織和領導,由縣長親自擔任移民安置領導小組組長。縣移民主管部門具體負責組織實施梨園水電站征地移民安置工作。 為加強梨園水電站移民搬遷安置工作,2008年1月,香格里拉縣成立了金沙江中游梨園水電站庫區香格里拉縣境內征地移民工作協調領導小組,組長由縣長擔任,副組長分別由兩位副縣長(其中一名為公安局局長)擔任。同時下設實施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一位副縣長擔任,專門負責梨園水電站該縣境內建設征地移民搬遷安置工作及安置點維穩、協調服務工作。實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香格里拉縣移民局,形成了縣、鄉、村三級聯動的機制,使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工作有統一領導和組織協調機構以及領導班子,為移民安置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說起梨園水電站搬遷戶前期移民實物指標調查,香格里拉縣移民局副局長王太祥如數家珍。這項工作是讓業主方、施工方掌握庫區的家底,為正式移民安置補償提供科學、全面、客觀的決策依據。按照國家審定的規劃,梨園水電站香格里拉縣建設征地涉及三壩鄉東壩、瓦刷、哈巴、江邊、虎跳峽鎮永勝等5個村民委員會10個村民小組。移民實物指標調查包括個人房屋財產、零星樹木、耕地、農副業加工設施、道路、墳墓、碼頭、采砂廠等多項內容,任務繁重。 2007年起,在香格里拉縣移民局領導帶隊下,聯合各相關方代表,進入各個村民小組開始移民實物指標調查。剛到三壩鄉東壩村上、下渣日村民小組,許多群眾流露出防備的眼神,大家議論紛紛:“這些工作組來做什么?”、“聽說電站移民,要來村里挖祖墳拆老屋”。一時間,群眾抵觸情緒蔓延,在召開群眾動員大會時,個別人在下面拿出斧頭、刀子比劃。有的群眾頭一天晚上,經過反復做工作,簽下搬遷協議,第二天一大早又來悔約。有一次,調查組到一戶農戶家走訪時,不理解的村民喝酒后情緒激動,捏著工作人員衣領,拎著酒瓶,就想打架。 面對著群眾的不理解,承受著許多的委屈,調查組沒有打退鼓堂。工作隊員們堅持在村里與大家同吃、同住、同勞動,大家租老百姓舊房住,自己買菜做飯吃,采購群眾的臘肉、雞都高于市場價格。無論在田間地頭,還是早晚在駐地,工作隊成員都與群眾主動交流,拉家常。群眾們慢慢習慣和他們聊天,反映自己對移民工作的要求,也積極配合工作隊進村入戶進行實物指標調查。“那個時候,我在村里遇到愿意打招呼的群眾,就反復說,大家搬遷后,就和移民局拴在一起,是一家人,我們會為你們爭取政策和扶持資金的。”王太祥副局長回憶說,群眾們主動登門求教的多了,氣也開始順了。 之后,由設計院、業主、地方政府、移民局組成的實物指標調查組,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按程序對各個搬遷戶進行了三次公示和確認,做到了在工作中不徇私舞弊,不厚親重友,讓土地及集體資產數量及補償金額全村皆知、移民個人財產我知鄰里知,真正實現了實物指標調查工作的公正、公平、公開、透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