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迪慶香格里拉經濟開發區黨委、管委會始終堅持群眾第一、民生優先的原則,把改善民生作為全區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有限的財力優先向民生傾斜,讓發展成果惠及各族群眾,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加大投入,優先發展教育文體事業 今年,開發區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傾注更多精力,投入更多財力,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投資改善辦學條件,開發區中心完小已于9月1日搬入新校區開學,開發區公立幼兒園改擴建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心廣場改造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圓滿完成第六次全國體育普查工作,完成了600套“戶戶通”衛星電視接收設備安裝工作,進一步宣傳推廣規范廣場舞、組織開展“太極健身”活動,積極組織職工參加滇川藏毗鄰地區“太子杯”籃球賽,以五連勝奪得冠軍,豐富了廣大干部群眾業余文化生活。 做好醫改,加快發展醫療衛生事業 開發區重視和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進一步完善醫療保障機制,滿足群眾看病就醫的基本需求,全面提高群眾生活水平和質量。加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覆蓋面,推進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體系,加強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交換平臺的管理,做好信息的錄入、反饋工作,確保信息反饋及時、準確。通過一系列工作,廣大居民“就醫難,看病貴”的現象得到緩解,讓農民真正得到實惠。 扶貧濟困,全面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該區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不斷完善就業援助制度,拓寬就業渠道,認真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按照“農業支持工業,工業反哺農業”的發展模式,通過與區內企業銜接溝通,為區內剩余勞動力推薦工作,上半年共向企業輸送勞動力286人次;加大勞動保障執法力度,積極受理農民工來訪情況,認真做好解釋疏導工作,上半年累計協助辦理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10起,結案10起,共涉及102人,收回拖欠資金111萬元。嚴格按照開發區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補貼辦法認真做好農保、城保工作,不斷完善開發區社會保障體系建設。2014年開發區共有1451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征收保險費178600元。其中新參保27人,續保1039人。根據《開發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補貼實施辦法》,有385人實現半年領取一次養老保險補貼,1至6月發放補貼749632元,其中開發區財政補貼576700元,實現了應補盡補。扎實開展民政救災救濟工作。上半年共發放救災救濟、貧困醫療救助金、高齡老人定期生活補助金、城鎮和農村低保、高原農牧民子女補貼等補助資金320.74萬元,切實保障農村老人和城鄉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和醫療問題。認真落實上級惠民政策,加強農村危房調查工作,對區內住房困難農戶給予了20萬元危房改造補助,兌現了農資綜合補貼159831.17元,一年生牧草種植補助41530元;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在一、二期累計投資1800萬元,大力實施200套保障性住房建設,已有部分居住戶入住。目前,正在開展第三期總計劃投資5144萬元的保障性住房建設。 強基固本,實施民生工程,不斷優化農業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開發區始終堅持以“促發展、保穩定”為主線,以“求真務實”為要求,以“群眾滿意”為標準,深入基層調研,狠抓“三農”工作。一是全年投入989萬元資金,實施民生工程,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目前,發放了100萬元太陽能建設補助資金,投入889萬元實施了村組道路硬化、水井建設、引水溝三面光工程、人畜飲水管網完善、畜圈改造等多個項目,改善了農民飲用水、出行、農田灌溉等生產生活條件。二是認真做好農牧業科技服務。一方面抓好良種和新技術推廣,另一方面,全面加強動物檢疫、防疫工作,做到動物疫病檢疫率100%,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財產安全。三是以“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著力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加大特色農產品開發力度,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爭創名牌產品和著名商標,產業競爭優勢逐步顯現。四是全面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認真落實地質災害恢復治理工作,投入資金390萬元,正在實施老虎箐溝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工程,提高生態環境和自然災害監測能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五是努力踐行“農業支持工業、工業反哺農業”的發展模式,扶持和引導村組成立農村專業合作社,實行土地征收返還培育集體經濟,服務崗位優先照顧錄用區內失地農民就業、發展定單農業和能人經濟等系列措施,確保失地后農民生產生活水平不下降,讓工業化和城鎮化成果最終惠及百姓。(香格里拉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