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指出,要加強和改進監督工作,拓寬人民監督權力的渠道,抓緊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機制,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媒體報道,十八大以來18多萬官員落馬讓人觸目驚心,可見反腐形勢嚴峻、任務艱巨。 現實表明,有效遏制腐敗制度建設是關鍵。干部清正來自于正確運用手中的權力,干部要做到正確、規范使用權力,不僅依靠自律,還要靠不斷完善、不斷健全的制度來對權力的約束。談到腐敗,人們自然而然想起各個時期記憶深刻、有影響力的案件。如人們熟知被稱為“共和國第一貪污案”的劉青山、張子善案,當時處于政權初建,各種制度都不健全,劉青山、張子善案鉆了制度的空子,腐敗問題倍受人民群眾普遍關注,舉報劉青山、張子善憑借手中的權力借機斂財、貪污腐化問題。事發后,毛澤東執法如山,嚴令槍決,對腐敗是零容忍。時任天津市委書記黃敬念舊他們在戰爭年代出生入死,有過功勞,在干部中影響較大,為他們求情,不要槍斃,給他們一個改造的機會。毛澤東說,雖然他們兩人的地位高、功勞大,但他們的腐敗問題在群眾中造成極壞的影響,所以才要下決心處決他們,這樣才有可能拯救幾百個、幾千個犯有各種不同程度錯誤的干部。向老百姓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反腐的決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迅猛發展,經濟腐敗案件不斷攀升。有我們最熟悉的大理州原副州長黃永華受賄案、龍陵縣原縣長鐘磊受賄案、大理州規劃建設局原局長王瑞瑜受賄案等。這些都充分表明在不同時期總有些干部私欲膨脹,利用特權安置子女、多占住房、權力尋租,甚至侵害群眾利益,有的利用職權追求享受,奢侈無度,始終無法完全杜絕腐敗案件發生。 十八大以來,黨加大了對腐敗案件查處力度,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不論權力大小、職務高低,只要觸犯黨紀國法,都要嚴肅查處,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決不手軟。查出違反八項規定和法律法規的貪腐官員達18萬之多,上至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軍中大老虎徐才厚,下至一般干部,體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堅決懲治腐敗的決心,成效讓老百姓拍手稱快。 筆者認為,要做到堅決反腐、徹底反腐,就要不斷健全完善制度,從制度上加大反腐力度,堅持用制度監督監管,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才能從源頭上消除以權謀私、權力尋租、濫用權力等腐敗問題,才能保證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不給貪腐任何機會,切實達到“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周紀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