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是為低收入群體和下崗的弱勢群體提供的棲身之所。德欽縣廉租房的投入使用確實解決了一大批困難群體的實際問題。但是,記者在廉租房看到了許多怪現象。一到傍晚,廉租房前就有三三兩兩的老人在散步,細問之下,都是在這里租著廉租房帶孩子讀書的“陪讀族”,他們所租住的廉租房租金一年4000元至8000元不等。據了解,申請廉租房的多數人,其實都有房子,很多還是家在農村的下崗職工。 記者的一位朋友也租了廉租房,一年租金6000元,房東只在收費時出現一回,平時基本上見不到。記者詢問了知情人士,截止目前,這些廉租房基本已經住滿了,但是部分房子住的不是原戶住,而是轉租給在職干部職工和“陪讀族”的。 近年來,德欽縣盡管修建了幾百套公租房,但還是有許多干部職工家在外地,單位沒有職工宿舍,沒有棲身之所,只好租住房子,而廉租房就成為首選。 據了解,廉租房的分配有嚴格的程序和政策,是需要好幾個部門提供相關證據后才能認定入住的。比如是否是低保戶、是否是下崗職工、有沒有住房等。但是,為何還有廉租房被轉租的現象呢? 記者了解到,有些廉租房房主原本就有房子,許多企業職工下崗后就回農村老家務農,但他們卻符合廉租房的分配政策,于是就申請了廉租房。廉租房也就成了他們轉租生財的副業。針對以上現象,德欽縣也多次采取過措施,但收效甚微,社會輿論逐漸見多。 建議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對于廉租房擁有者進行復核,確定他們的實際收入或確實沒有房子,對轉租的廉租房有一個合理的說法。(香格里拉網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