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通訊員 李雄珍) 近年來,維西縣生豬養殖產業由過去的自給或半自給的分散型傳統家庭副業生產逐步向專業化、規?;⑸唐坊a方向發展。 新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位于葉枝鎮梓里村拖八科村民小組,社員共有37戶。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從最初的戶均5、6頭到現在戶均養豬已達到40多頭,戶均收入增加四五萬元。合作社發起人余康生說:“我們合作社成立初期只有23戶,經過不斷努力,到2014年,全村37戶都加入合作社,現在合作社成員家家戶戶養豬。董事會這邊免費為百姓服務,還去德欽縣、芒康縣等地出售商品豬,并從中搭橋,引進老板來購買仔豬。” 近年來,隨著生豬市場化需求的不斷提高,全縣呈現出生豬總量增加、能繁母豬增加、規模養殖戶增加的良好態勢。 嘉祥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保和鎮花樂壩以養殖能繁母豬,出售仔豬為主,往年公司每年出售300到400頭品質優良的仔豬,今年公司到年底預計出售仔豬超過1000頭。 由于生豬養殖投入資金大,生產周期長,技術含量高,同時還要受市場波動、疫情威脅等影響,以前,該縣的養豬結構仍以農戶散養和小規模飼養為主,市場穩定和供應能力偏弱,品種落后、技術落后、飼養條件差,抵抗市場風險和疫情風險的能力非常差,特別是受嚴重疫情影響時,很多養殖戶只能望價興嘆。 加強標準化生豬養殖建設勢在必行,“養殖小區化、品種優良化、防疫程序化、管理規范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市場化”的哈達農莊生態養殖有限責任公司應運而生。公司以生豬養殖銷售為主,注冊資本500萬元,基地占地面積106畝,以租用山地、半山地為基礎,通過平整、硬化、場房和水利建設等成為園區。項目建設規模為可存欄瘦肉型生豬4000頭的生態型規模養殖場,總投資1100多萬元。擁有生豬養殖圈舍8600平方米,全部建成后預計年出欄生豬10000頭以上。在形成養殖規模的同時,公司積極拓寬市場銷售渠道,通過“自繁、自養、自銷”形成產供銷一體的生產經營模式,商品生豬全部銷往縣城和周邊縣市,到2015年,公司將實現種養結合,達到資源循環利用,促進生態農業發展。 近年來,維西縣委、政府為實現農民增收,積極引導各地因地制宜采取股份經營制、大戶聯合、招商引資、規模養殖、小戶散養等多種發展模式,全縣生豬產業逐步形成了以小區養殖為示范、千家萬戶飼養為主體的發展格局,不斷完善利益連結機制和服務體系,加快推進了生豬產業化、科學化、集約化、規?;⑸鷳B化進程,促進了農民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