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5日,中央召開了文藝工作座談會,這是繼1942年延安文藝座談會之后,黨中央對文藝界的又一次重要指路。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講話蘊含著一系列新思路、新觀點、新要求,對文藝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作出了精辟論述,對文藝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作出了科學判斷,對文藝工作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出了科學回答,是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的文藝工作的綱領性文獻。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準確把握精神實質。把學習貫徹講話精神的成果轉化為實施文化興州戰略的生動實踐,轉化為推動文藝繁榮的強大動力,轉化為守護和提升香格里拉品牌的責任擔當。 一、接地氣、轉作風才是文學藝術成就的唯一出路。文藝創作須要源泉和土壤,大地富有無限的氣息和巨大的能量,與其相接便可促進萬物茁壯成長,這是文藝創作的必然要求。創作方法無論有多少種,最根本的辦法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藝作品雖然是文藝工作者個體的精神創造,但人的頭腦是文藝產品的“策劃部”和“加工廠”,而它的源泉不在人的頭腦中,而在現實生活本身。德國著名作家歌德曾經說過:“我只不過有一種能力和志愿,去看去聽,去區分和選擇,用自己的心智灌注生命于所見所聞,然后以適當的技巧把它再現出來,如此而已。我不應該把我的作品全歸功于我的智慧,還應該歸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上萬的事情和人物。”毛澤東同志說過:“生命中蘊藏著文學藝術的原料,這是自然形成的東西,雖然粗糙,但卻是最生動、最豐富、最基本的東西。”要創作出喜聞樂見的文藝產品,沒有別的途徑,只有走出書齋臥室,用腳去追尋、靠眼來洞察、用心去體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才能創作出思想性、時代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文藝佳作。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接上地氣,才是文學藝術成就的唯一出路。也只有這樣,才能在講好迪慶故事、傳播迪慶聲音中不斷標注香格里拉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地域特色文化的新高度。因此,要完善深入生活的工作機制和制度保障,引導文藝工作者轉作風、走基層、接地氣。摒棄小眾意識,樹立大眾意識,努力創作出大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 近年來,我州文藝工作者圍繞全州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服務經濟建設這一中心,立足迪慶,腳踏堅實的大地,放飛夢想的翅膀,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推出了一批弘揚主旋律、傳播真善美的優秀作品,深受人民喜愛。如舞蹈《阿尺木刮斗噶來》、詩歌《我的滇西》分別獲得荷花獎和駿馬獎;歌曲《祖國扎西德勒》和攝影《俯瞰三江》、《納西族祈福儀式》分別獲得云南省文藝精品工程獎和云南文化精品工程獎。李鋼、郭建紅、李貴明被評為“云南省突出貢獻專業人才”。與此同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我州文藝領域同樣存在一些不良的傾向。比如,有的醉心于曾經的掌聲和喝彩,沾沾自喜,不思進取;有的拼老本招搖過市,銅臭氣比較濃;有的閉門造車,自我欣賞,缺乏高度;有的熱衷于跑場子,圖小利為,市場“打工”;有的無所用心混日子,缺乏激情和擔當。以上所舉之例雖然是個別現象,但我們不能低估這些個別現象的負面影響。正是這些個別現象損害了文藝工作者的公眾正面形象,引起了社會對文藝工作者職業素養的議論。對此,需要我們引起高度重視,引導文藝工作朝著積極、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摒棄浮躁,倍加珍惜藝術人生和成長機會,以良好的敬業精神和出色的藝術勞動,贏得人民的尊重。 二、創作是文藝工作者的中心任務和使命所系。文藝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工作者承擔著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積極向上的社會正能量、引領人民看到光明和希望的崇高使命。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行動是思想的實踐。我們不缺歷史的積淀和歲月的記憶,但我們缺乏內涵的挖掘和深度的研究。我們不僅要從縱向比較的滿足和沉醉中走出來,我們更需要在橫向比較的差距和不足中覺醒和奮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文藝工作任重道遠,大有作為。實施文化興州戰略,為文藝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需要理性地判斷和扣好文藝生涯的“第一粒扣子”,把深入生活、深入基層、服務人民作為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踐行文藝創作規律的實際行動。 優秀作品反映一個地方、一個民族的文化創造水平。創作是硬任務、出作品是硬道理。我州老一輩文藝工作者在艱苦的條件下植根于迪慶這塊肥沃的土地,創作出了一批批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歌曲《月夜》等至今傳唱不衰。改革開放以來,全州廣大文藝工作者致力于文藝創作表演,各自在自己的領域辛勤耕耘,取得了顯著成績,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不可否認,在文藝創作方面,也存在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度、缺高峰的現象,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一些亂象。我認為,存在問題的原因有多種因素。從個人角度講,一些演員經不起名利的誘惑,自我膨脹;從社會角度講,環境提供他們膨脹的土壤;從領導角度講,出于關心嶄露頭角的演員,在他們還沒有完全定型的時候,給予不適當的寵愛。還有一個問題是,傳統優秀文化在保護、傳承、利用中缺乏應有的尊重和嚴肅,而文藝工作者對這些亂象又缺乏起碼的關注。凡此種種警示我們,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我們要從思想上和行動上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為文藝工作中心任務,把繁榮文化創作、推出文藝作品、活躍文化活動、豐富精神生活作為文化興州的重要內容,扎實推進文藝創作工程。我們都知道,文藝創作是一種特殊復雜的精神生產,是創作者對客體對象的認識和生活、生命、生存等所表現內容的審美體驗,通過加工創作出可供受眾欣賞的作品。所以說,文藝創作是一種特殊復雜的生產。文藝工作既需要熱情和狀態,更需要底氣和激情。 “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味”,“廣大文藝工作者要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旗幟,把核心價值觀生動活潑地體現在文藝創作中”。習近平總書記從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思考文藝的重要作用,深刻指出了當前文藝領域存在的浮躁現象,明確回答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孰輕孰重的根本問題,為核準文藝的價值坐標指明了方向。只有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文藝工作者才能目標清晰、方向明確。因此,文藝工作者要牢記,創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走出浮躁、靜下心來、精益求精搞創作,努力創作出更多有筋骨、有溫度的優秀作品。 三、重修養、講品味是塑造良好社會形象的基石。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工作者是靈魂工程師。以文藝為終身職業的從業者,應志存高遠,做到胸有大業,腹有詩書,術有專攻,肩有擔當。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文藝創新,實施文化興州戰略,必須有一批德藝雙馨的文藝家。文藝工作者要自覺堅守藝術理想,努力提高學養、涵養、修養,要加強思想積累、知識儲備、專業訓練。要虛心向人民學習、向生活學習,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要清晰地認識,傳統優秀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攝影、書法、電視以及民間藝術、群眾文藝等領域要跟上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藝工作者的職責所系。因此,我們要準確把握文化發展的正確方向,通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建立完善有利于文藝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要選好配強文藝單位的領導干部,把想干事、敢干事、會干事、干成事、德才兼備的同志任用在文藝單位的領導崗位上,努力營造良好的文化生態和創作環境,形成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動局面,努力營造文藝繁榮的良好氛圍。 建設全國藏區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示范區、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承擔起守護和提升香格里拉品牌的責任,需要全州各族群眾精神世界極大豐富和精神力量不斷增強,更需要廣大文藝工作者的自覺和自信。把敢為人先的勇氣、開放包容的胸懷、奮發有為的意志作為寶貴精神財富,在建設美麗迪慶的實踐中薪火相傳。廣大文藝工作者要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旗幟,圍繞州委、州政府的中心工作,規劃好自己的藝術人生,以充沛的激情,把創作生產傳得開、叫得響、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作為自身價值的實現途徑和使命責任的應有擔當。(州委常委、州委宣傳部部長魯永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