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我州開展“千促”活動開展第8年,全州緊緊圍繞“抓宣傳、聚人心,抓落實、惠民生,抓生態、優環境,抓管理、促和諧,抓基礎、固堡壘”五項任務,以改進工作作風、解決基層困難、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為重點,著力推動全州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建設幸福家園。 日前,記者隨州委組織部、州委政研室工作人員到香格里拉縣上江鄉士旺村、開發區進行走訪,了解“千促”活動對基層服務黨組織建設的推動作用。 助推士旺黨建 士旺村黨總支共有119名黨員。據該村“千促”活動工作指導組組長李文武介紹,通過調研他們發現,當地基層黨組織缺乏黨員文化活動陣地、制度不健全、黨員活動經費不足等,造成基層黨員人心渙散,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發揮不良。針對這些問題,工作組通過積極向上爭取,幫助解決了黨員活動場所,并補充各種書籍2000余冊,同時完善了黨員定期的“三會一課”學習制度和村規民約,落實了黨員活動經費30000元。 通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在2014年“7·10”的泥石流災害中得到考驗,盡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非常嚴重,但全體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紛紛投入搶險救災一線,全村的轉移安置及災后重建得以順利進行,無人員傷亡情況發生。 在排查矛盾糾紛中工作組還發現,當地村民由于法律意識不強,再加上水資源缺乏,每年一到農忙季節都會因為爭水而發生各種糾紛,這也是當地社會穩定的最大隱患。通過發動黨員進村入戶宣講十八大精神、國家惠農政策等增強了村民學法用法的意識,同時還協調各村組在農忙季節錯開種植時間,避開用水高峰使問題得以解決,2014年全村未發生一起因用水引起的糾紛事故。 “千促”工作組還在各村組根據愛國守法、學習創新、家庭和睦、文明生活新風尚、勤儉持家五個標準開展由群眾推薦評選的“五好家庭”活動,并評選出一批優秀人民調解員,鼓勵村民移風易俗,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培育出文明生活的新風尚。 據村民介紹,以前由于發展思路不明確,今年種煙、明年養蠶,群眾投入很多卻形不成經濟效益,結合“千促”活動,當地基層黨組織幫助群眾理清了致富思路,通過黨員調研,結合當地實際最終確定了壩區種植煙葉、半山區種植中藥材的產業規劃思路。 助力開發區農村產業發展 與其他地方相比,隨著城鎮化建設進程推進,開發區農田大都用于市鎮建設,村民的生產、生活方式都發生了改變,當地黨組織圍繞“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的要求,順應形勢加強基層黨建。 下派當地的“千促”工作組了解到,當地村民以往主要以種植業為主,現在演變為進企業務工和養殖業為主,但在養殖業方面大都經驗不足、資金缺乏,養殖業發展緩慢。為此,工作組捐贈各類實用書籍3000余冊,用于豐富黨員文化生活及群眾的技術需要,同時進行了相關法律知識及政策宣講,讓群眾學會用法律武器保障自身權益,同時工作組還聯系相關農技部門開展了創業培訓班、農業技能培訓班、種養殖培訓班幫助群眾提高養殖技術。 為解決困擾群眾的資金問題,以“千促”活動為契機,通過各級領導結對幫扶,先后幫助村民解決各類項目資金共10萬多元,通過紅色信貸方式幫助兩名黨員成功獲得各自10萬元的創業資金貸款。 為鼓勵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目前該區已組織群眾成立了養殖協會,建立起50余戶養殖戶,發展生豬、黑山羊、雞、鴨等養殖,其中10余戶已產生經濟效益。(香格里拉網記者 楊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