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月19日,習近平來到魯甸小寨鎮甘家寨紅旗社區過渡安置點,走進鄒體富老倆口和孫子住的帳篷。總書記摸了摸棉被:“暖和不暖和?”又指著帳篷問:“都加厚了?” 2015年首次離京考察,習近平選在云南魯甸地震災區。1月19日下午,習近平乘車一路顛簸直奔峽谷中的震中龍頭山鎮,來到原鎮政府所在的遺址,走進滿是廢墟的院子,詢問地震傷亡、抗震救災情況。 習近平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連續三年在新年伊始離京考察,地點分別選在貧困偏遠的甘肅、內蒙古和云南魯甸災區。專家指出,這體現了習近平的民生情懷,顯示黨和政府對民生問題的關注。 2015首站選在魯甸: 摸棉被、揭鍋蓋、問民情 2014年8月3日,魯甸發生6.5級地震,造成108.84萬人受災,617人死亡、112人失蹤,3143人受傷,轉移安置25.4萬人。目前災后重建工作正在緊張進行。 習近平新年首次考察為何選擇魯甸?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教授指出,習近平這次深入地震災區云南魯甸,一是為了救災,二是為了扶貧。“關注災區的恢復狀況如何,關心老百姓的生活改善如何,這是總書記心系民生疾苦的親民體現。”汪玉凱說。 國家行政學院劉旭濤教授也指出,魯甸地理位置偏遠,既是地震災區,也是貧困地區,習近平深入魯甸,展現了他作為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民生情懷。 此次魯甸之行,習近平在考察中一些細節令人動容。“安置好沒?能不能吃上一口熱飯?孩子有沒有學上?生病能不能治療?能不能盡早搬進新居?”這些是習近平查看災區板房學校時最關心的問題。此外,習近平走進受災群眾居住的帳篷,摸了摸棉被,問“暖和不暖和”;他還來到公共廚房,揭開鍋蓋,問“菜是自己買嗎,是否便宜”。 汪玉凱表示,習近平的這些考察細節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這與他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一脈相承。“不單是聽取匯報,而是通過自己看災區,摸棉被、揭鍋蓋,去了解老百姓真實的生活狀況如何,是為了更好地體察民情、聽取民意。”汪玉凱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