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昆明專電 (記者 楊勇) 1月26日下午,正在昆明參加省兩會的州委副書記、州長黃政紅接受云南日報、云南網的聯合采訪,就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云南講話的重要精神及本次省兩會的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習總書記在講話中希望云南努力成為全國的民族團結示范區,而一直以來迪慶在民族團結方面都走在全國藏區的前列。談起我州的經驗,黃政紅說,迪慶作為藏族為主的多民族地區共有25個民族,多年來各民族兄弟相親相愛,呈現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的局面。迪慶的發展離不開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迪慶先后出臺了《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藏傳佛教寺院管理條例》《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民族團結進步條例》等條例,通過法治化、制度化管理各項社會事務,使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近年來,我州每年組織開展“千促”等活動,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通過發揮黨員干部的帶頭示范作用以增進民族團結、促進民族文化交流。2014年,我州還成功承辦云南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展示了迪慶多元民族文化,獲得了各界好評。按照習總書記的要求,迪慶今后將繼續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為全省的民族團結示范區建設貢獻力量。 談起如何做生態文明的排頭兵。黃政紅說,“生態立州”一直是迪慶發展的基礎。我州要發展旅游業、生物產業、高原特色產業等都必須依靠良好的生態環境,香格里拉品牌更是依賴迪慶得天獨厚的優美自然風光,可以說沒有生態環境迪慶就失去了一切,因此必須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近年來,得益于黨中央、國務院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政策措施,迪慶森林覆蓋率常年保持73%以上,位居全省前列。另外,我州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農村大力發展替代能源,廣泛推廣太陽能、沼氣等新能源,倡導現代文明生活方式,進一步減少對森林資源的破壞。盡管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高原生態脆弱地區破壞容易、恢復困難,要實現總書記的要求,我州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將繼續按照“在保護中開發,以開發促進保護”的思路,爭做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為子孫后代留下綠水青山。 就如何進行扶貧攻堅,與全國同步全面實現小康,黃政紅介紹說,帶領全州群眾共同致富奔小康是歷屆迪慶州委、州政府的工作重點。目前,全州貧困人口已從2010年末的19.91萬人減少到2013年末的13.31萬人。通過產業扶貧、勞動力轉移培訓、安居工程、易地扶貧、生態移民、社會扶貧、信貸扶貧等各項扶貧措施,大扶貧格局初步形成。 今后將按照“景觀獨特抓旅游、有山有水抓種植、水草豐富抓養殖、資源豐富抓開發、富余勞力抓轉移”的思路,因地制宜,加快發展,加大扶貧力度。高海拔地區積極發展畜牧產業和瑪咖產業,山區半山區培育藥材和經濟林果產業,江邊河谷地區發展葡萄、油橄欖、生豬、煙葉和蔬菜等,挖掘優勢資源,發展特色農業。 將爭取每年減少貧困人口2.5萬人,把穩定脫貧致富、縮小發展差距作為首要任務,著力提升扶貧對象自我發展能力,著力增強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變“輸血扶貧”為“造血扶貧”,著力解決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全力打好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通過建立大扶貧機制,在全州各級各部門樹立大扶貧的理念,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群眾主體和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機制,確保2020年我州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黃政紅還就今后我州交通建設、產業發展、獨克宗古城恢復重建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