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西縣深化改革促創業帶動就業側記 “我們要通過深化改革,主動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以政府審批權的‘減法’帶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乘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打造維西經濟升級版。”維西縣人民政府縣長余春橋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如是說。 去年,維西縣成立了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制定了《深化改革實施方案》,明確全縣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和黨的建設等10個方面52項具體改革內容,制定落實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活力。 改革在向縱深推進,廣大群眾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對于改革帶來的實惠,李衛紅感觸頗深。多年前,維西縣康普鄉中年農民李衛紅就想注冊一家農副產品生產公司,但由于注冊資金困難,擱置了。去年3月,開始施行的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政策,放寬了注冊資本繳付門檻,實現了“零首付”,幫助李衛紅實現夢想。去年以來,李衛紅創辦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支付核桃、中藥材、白蕓豆等農特產品收購款2670萬元,有力地拉動了維西縣中藥材、核桃等特色產業基地的發展,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同時,李衛紅創業帶動了16名青年就業。 改革向縱深推進,簡政放權,降低門檻,點燃大眾創業激情,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政府簡政放權,放寬準入條件,激發了“草根”創業,去年以來,維西縣掀起“草根”創辦小微企業高潮,市場主體不斷增加,小微企業在推動維西經濟發展的同時帶動了就業,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去年3月至今年3月中旬,維西縣新增小微企業40戶,其中有35戶得到政府每戶3萬元的扶持資金,帶動246名青年就業。 落實稅收改革政策,讓創業者輕裝上陣。該縣嚴格貫徹落實財各項稅收改革優惠政策,確保各項政策落實到實處,釋放改革紅利。據統計,去年,維西縣地稅局共計減免2443戶次,減免稅款461萬元。其中享受小微企業減免的戶數177戶,合計金額 77萬元;未達起征點451戶,申報減免稅金額364萬元;減免房產稅3萬元、城鎮土地使用稅4萬元、涉及房屋交易稅收減免共計21萬元,減免城市客運車輛339輛,免收車船稅合計11萬元;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3萬元;房產稅減免1萬元,充分發揮了稅收優惠在助推經濟發展、促進就業和改善民生中的政策導向作用。 永春鄉慶福村以股份合作方式發展村集體經濟,12個農戶以土地經營權轉讓方式入股,以專業合作社社員身份在合作社里務工,在做大集體經濟“蛋糕”的同時,又實現了一塊地里有兩份收入的夢想。去年以來,維西縣認真落實農村改革政策,讓農民在改革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到目前,維西縣以集體土地經營權轉讓方式創建的生態農莊已經達到65家,帶動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轉移326名。 “我創辦企業遇到了缺少資金的問題,是林權制度改革解決了我的難題。”維登鄉箐頭村農民漢萬聰說。近年來,維西縣在完成集體林權主體改革任務后不斷深化后續改革,釋放林業生產力,去年以來,維西縣辦理林權流轉4宗,171畝;辦理集體林權抵押貸款7宗,貸款金額達900萬余元,真正做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責、責有其利的改革目標。 項目審批權的“減法”帶來草根創業的“乘法”。維西縣通過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及時在政務服務中心建設開通并聯審批“專網”,實現縣級行政審批項目與省、州網上審批系統對接,一個投資項目從要跑12個部門變為一個窗口服務;從封閉運作到網上公開服務;從十天半個月到幾個小時,簡政放權、程序簡化。效率提升。去年,維西縣在投資項目并聯審批平臺上錄入項目報件12項,涉及金額20.58億元,按時辦結率100%。 轉變作風,優化服務,對創業者扶上馬還要送上一程。維西縣通過“貸免扶補”、創業培訓等服務,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去年以來,維西縣發放“貸免扶補”扶持創業金額411萬元;扶持失業人員創業小額擔保貸款金額308萬元,扶持云嶺大學生二次創業扶持1戶,發放金額20萬元。(楊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