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西縣開展“千促”活動紀實 楊洪程 開展“千促”活動以來,維西縣抓住學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這條主線,把“千促”與“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專題教育、環境綜合整治、當前農業農村中心工作、創建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求真務實抓宣傳,腳踏實地辦實事,美麗維西建設邁上新臺階。 內化于心鼓干勁 4月初,維登鄉黨委、政府抓住信教群眾在新化教堂歡度基督教節日的有利時機,聯合鄉統戰民宗部門、新化村“千促”工作隊、維登派出所到新化教堂開展“送學送法進教堂”活動,就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黨的宗教政策當中的 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等4個方面內容進行宣講,發放《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種植手冊》《維西報》等漢傈雙語讀物共600多冊(份)。 4月中旬,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宣傳法律知識、推進以法治村”為主題的維西縣攀天閣鄉安一村“三個一”活動在村委會文化活動場舉行,231戶群眾代表參加活動。“三個一”活動即開展一場法律知識宣講,開展一場法律知識競賽,開展一場民族民間文藝展演。組織者把競賽過程作為普及法律知識,增加公民發展觀念的過程,駐村工作組與村“兩委”在舉行競賽活動前給群眾人手發放了一份《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六五”普法宣傳手冊》和《法律知識搶答題》,并采取會議和入戶宣傳的方式對《手冊》和《搶答題》進行講解,讓法律知識內化于心,外化為行。 開展“千促”活動以來,維西縣各鄉鎮工作隊、各村工作組結合實際,創新活動載體,突出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密切群眾原則,通過張貼宣傳標語、制作宣傳欄、發放宣傳材料、召開宣講會、座談會、舉辦文體活動、播放科教愛國影片等形式,開展了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宣傳教育活動,深入宣傳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州委七屆七次、八次全會精神、維西縣委十二屆六次全會精神,以及黨對農業農村的新政策、新要求和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到目前,共召開各類宣講會949場(次),張貼標語2616條(幅),印發宣傳材料30170冊(份),宣傳教育群眾達81314人次。 密切與群眾關系 “趙組長給我們帶來了好作風。”康普村黨總支書記鐘麗輝深有感觸地說,“到我們村參加‘千促’活動以來,趙組長白天跟群眾一起勞動,晚上到群眾家中宣傳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和強農惠農政策。他把黨的好作風帶進了康普村。”該村“千促”工作組長趙樹華白天與群眾同勞動,晚上進村入戶宣傳法律法規和強農惠農政策的事跡在群眾心中樹立起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 開展“千促”活動以來,維西縣各級干部和“千促”工作隊員結合開展專題教育活動,認真踐行群眾路線,深入村組、深入群眾,調查了解基本情況、困難問題以及群眾所思所想所盼,協同鄉村兩級抓好各項中心工作,為群眾辦實事,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人人動手建設美麗家園 “我們家跟村民小組簽訂了《門前三包責任狀》,打掃家庭衛生和房前屋后衛生已經成為每天必做的事情。家家戶戶搞衛生,環境干凈整潔了,村子靚麗了,大家的心情好了。”齊樂村傈僳族村民華林說。記者看到華林家庭院不大,但布置井然有序,屋內外干凈整潔。 為把環境綜合整治行動落到實處,康普鄉黨委、政府以“千促”為契機,從解決當前最突出、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出發,制定行動方案,列出時間表一項項加以落實。鄉與村簽訂《環境綜合整治行動責任狀》,鄉黨委、政府班子成員每人掛鉤聯系一個行政村。在掛鉤領導的指導下,各村“兩委”班子按照“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召開支委會、“兩委”聯席會、村民代表大會,將開展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納入《村規民約》。村“兩委”與村民小組簽訂《環境綜合整治責任狀》。在此基礎上,村民小組跟農戶簽訂責任狀。為保證《責任狀》的落實,每個村民小組都聘請2名退休干部作為監督員,每天記錄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開展情況,并將記錄情況直接報告鄉綜合治理辦公室,由掛鉤領導督辦。 開展“千促”活動以來,維西縣各鄉鎮工作隊、各村工作組將環境綜合整治作為“千促”活動的一項重點內容來抓,各工作組強化宣傳,讓群眾充分認識環境綜合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大輿論聲勢,調動群眾支持、參與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的積極性,增強群眾美化和維護環境意識;組織帶領黨員群眾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結合“千促”活動,全縣10個鄉(鎮)82個村(社區)1027個村民小組先后組織群眾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對村莊內外、道路兩側、公共場所、河道周邊垃圾通過填埋、f焚燒、回收等方式進行清理,對亂搭亂建、雜物亂堆、攤位亂擺、車輛亂停、污水亂排、廣告亂貼等現象進行清理整頓,城鄉環境得到較大改善;大力推進農村垃圾池、公共廁所等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環境衛生條件。各鄉鎮籌集資金,推進每戶1個廁所、1個垃圾焚燒池建設;幫助村“兩委”建立健全村民小組生態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集鎮、村組生活垃圾清運處理制度、監督檢查等機制,落實責任,加強日常管理和經常性維護,建立生態環境衛生建設長效機制;開展城鎮園林綠化工作,美化城鎮環境。積極開展義務植樹,推進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工程,推進生態維西建設。到目前,參加環境衛生整治群眾達68637人次,整治亂扔亂倒垃圾點1300個,清理垃圾4665噸,植樹造林123萬株。 依法治村促和諧 安一村“千促”工作組駐村后,結合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把排查矛盾糾紛擺在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位置來抓。工作組挨家挨戶聽群眾意見,排查出影響安一村改革發展穩定的矛盾糾紛7起。這些矛盾糾紛多數涉及林地,解決難度大。面對棘手的矛盾糾紛,工作組不回避,對矛盾糾紛進行分析、研判,研究解決途經和辦法,拿出《矛盾糾紛解決方案》,制定解決矛盾糾紛的流程表和時間表,用倒逼工作法逐一加以解決。到目前,安一村的7件矛盾糾紛已經通過縣鄉村三級化解6件,還有1件正在通過司法程序進行解決。 開展“千促”活動以來,各鄉鎮工作隊深入各村組、農戶,通過召開會議、發放宣傳材料等形式,向群眾宣傳法律法規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引導群眾遵紀守法,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定;深入到各教堂(點)、寺院,通過集中開會、小組座談、個別走訪等形式,向信教群眾和僧人宣傳《迪慶藏族自治州藏傳佛教寺院管理條例》《宗教事務法規及管理辦法選編》《十個講清十個引導》《反分裂斗爭群眾教育材料》等法律法規和宗教知識,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各工作組配合駐點村做好村情民意調查,摸清村情、社情和戶情,準確掌握熱點難點問題和不穩定因素,通過走訪農戶、主動接訪等形式,開展了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工作,從源頭上消除影響和諧穩定的各種矛盾隱患,實現全縣特殊敏感時期“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的維穩目標,確保社會和諧穩定。截至目前,共協助鄉村排查化解矛盾糾紛360起;進一步完善和充實各級群防群治維穩組織。通過完善和充實護村隊、護組隊等組織,加大“社會治安大巡防”工作力度,加強對轄區范圍的巡查,及時掌握轄區動態,維護轄區穩定;嚴格落實維穩信息報送制度。各村工作組嚴格落實有事報事,無事報平安的維穩信息報送制度,保證維穩信息通暢;通過推進善行義舉“四德”榜建設、宣傳《維西縣殯葬管理條例》、組織開展健康向上的文體娛樂活動等方式,做好群眾文明素質提升各項工作,提升城鄉群眾文明素質。 服務“三農”辦實事 在“千促”期間,其宗村工作組邀請州林業局技術人員到小河口核桃種植基地,為19個村民小組農戶代表講解核桃種植選種、農藥使用、病蟲害防治等技術,并發放適用農藥物資。海尼村工作組邀請專業技術人員到海尼村川處村民小組,開展魔芋栽培技術現場培訓,促進魔芋產業發展。啟別村工作組與州科協舉辦科普宣傳,向群眾發放《四種常見畜禽致病性傳染病防控技術》《中藥材種植技術》《核桃種植管理》《云南重樓育苗技術》等書籍,引導群眾調整產業結構,實現增收致富。 開展“千促”活動以來,各鄉鎮工作隊協助基層協調、整合項目和資金,積極引導群眾開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組織開展農村勞動技能培訓,提高農民增收致富能力,帶動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為駐地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到目前,各鄉鎮工作隊、各村工作組共協助鄉村開展中心工作384件,為駐村辦實事942件,落實各類惠民項目175個,解決資金物資合計362萬元。 當好群眾“服務員” 活動中,塔城鎮黨委推出《當好“五個服務員”制度》,提升基層組織服務群眾能力。當好“五個服務員”即當好宣傳政策“服務員”、當好產業技術指導“服務員”、當好防災救災工作“服務員”、當好生態環境保護“服務員”,當好維護社會穩定“服務員”。 各鄉鎮工作隊結合開展創建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幫助完善村“兩委”議事規則,規范工作程序和坐班值班等制度,推進依法治村、民主治村,建立村級干部正常在崗履職機制,推進基層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幫助村“兩委”健全、完善并嚴格落實村規民約和村民管理制度,提高基層組織社會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加強黨員教育,有效提升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發揮黨員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先鋒模范作用。指導基層搞好黨員發展工作,優化黨員結構,努力把黨員培養成為帶頭帶領致富、帶頭帶領保護生態、帶頭帶領維護穩定的中堅力量;協助基層建好管好用好黨員活動室,把活動室建設成為黨員群眾學習教育活動的陣地,成為宣傳群眾、團結群眾、加強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的場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