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近年來,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鎮和平村黨總支按照州委提出的“六個服務”要求,立足資源優勢,把加強黨組織建設與加快產業發展結合起來,打響高原“瑪咖健康產業、特色養殖業、特色中藥材種植產業”三張名片,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走出了一條“以黨建促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鞏固黨在藏區的執政基礎”的特色發展之路。2014年,全村種植瑪咖3545畝、秦艽1000畝、重樓等其他中藥材245畝,養殖藏香豬400頭以上的養殖戶1戶、養殖100頭至400頭的2戶,牦牛100頭以上的養殖戶3戶、50頭至100頭的14戶,全村產業發展初具規模。 以村黨總支為主導成立“合作社”,服務高原瑪咖健康產業發展。2014年,該村針對原來“公司+農戶”的瑪咖產業發展模式,公司與農戶之間利益糾紛頻發,農戶種植積極性不高,收入偏低,公司連續虧損的現象,成立以村黨總支主導,村委會為主體的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村黨總支在充分征求民意和群眾自愿的基礎上積極與公司協調,并通過召開村民小組會議,黨支部、黨小組會議60余次反饋公司想法,最終公司與農戶達成一致,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在全村10個村民小組種植瑪咖2260畝,涉及農戶404戶。公司與老百姓之間的利益糾紛得到合理調解,老百姓的利益得到進一步維護。2014年,該村農戶每畝平均收入達3500元,實現了公司、合作社及農戶的“三贏”。 以“股份合作經濟”和“科技示范推廣”為抓手,服務高原特色養殖業發展。一是村黨總支多方籌措資金探索發展股份合作經濟,采取“村總支+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由村黨總支與合作社簽訂協議,合作社與40戶合作農戶簽訂協議,由農戶養殖藏香豬,年底由合作社以每公斤34元的訂單保護價格統一收購,實現每年每戶增收3400元,村黨總支集體經濟收入1萬元。通過發展股份合作經濟,有效解決了合作社資金籌集困難、發展壯大產業和集體經濟難的問題;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得到了進一步增強,在產業發展中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二是村黨總支為牦牛養殖產業發展“搭建平臺”,積極對接上級畜牧、科協等部門組織多期牦牛養殖培訓班,以黨員養殖示范戶為科技先鋒,改變以往農畜結合的生產方式,加快草場改良,耕地種草、探索飼草轉換,解決冬季飼草問題,縮短出欄周期2至3年,提高經濟效益,并由黨支部牽頭成立以黨員養殖示范戶為核心成員的專業養殖合作社,搭建黨員和致富能手發展經濟的有效平臺,激發黨員活力,推廣科技示范成果。截至目前,全村成立3家專業牦牛養殖合作社,培養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5人,輻射帶動周邊農戶30戶,實現每戶每年平均增收3萬元。 以加快土地流轉為突破口,服務高原特色中藥材種植產業發展。由于高原藏區傳統種植模式土地利用率不高,存在農民投入大、產出少等現象,為改變這一局面,和平村黨總支運用“三級網格管理服務體系”,利用村民農閑時,進村入戶,積極宣傳土地法律法規知識,土地流轉的作用,引導村民轉變觀念,轉變農村黨員市場經濟意識、產業結構調整思維,積極探索發展秦艽等中藥材種植。2014年,全村實現土地流轉1500畝,每畝平均增收1000元以上,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600人,藏區經濟社會實現和諧穩定發展。??(香格里拉市委組織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