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天白云下,席地而坐,大塊吃肉,大碗喝酒,高聲放歌,興致來了康巴漢子們躍上馬背盡情地在草原上馳騁……這幾天的香格里拉,隨著一年一度五月賽馬節的到來,成為了一個令人熱血沸騰的歡樂天堂。 賽馬,藏語稱“達角”。五月賽馬節,藏語稱“安巴達角”。賽馬節是迪慶藏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在每年端午節的這天舉行,節期延續4天,相傳是沿襲藏族民族英雄格薩爾王時代的賽馬盛會而形成的節日。是藏胞展示擅長騎射、勇敢剽悍的豪放性格的一項文化活動。隨著社會的發展,如今的香格里拉五月賽馬節,已不再是單一的賽馬比賽了,由單純的觀賞騎射、踏青郊游發展為民族文化展示、經濟交流,促進旅游業發展的一大盛會。 策馬奔騰來狂歡 今年的賽馬節從19日持續到22日,香格里拉市的城區和村寨千戶空巷,藏、彝、傈僳、納西等各族男女老少成群結伴,全家出動,穿著民族服裝,帶著酥油茶、青稞酒和各種美食從四面八方趕來。大家在建塘鎮尼史仙人洞賽馬場周圍搭起一頂頂帳篷,升起炊煙,邀親會友,吃著肉喝著酒,為賽馬健兒們吶喊助威,歡聲雷動,成為高原的一道獨特風景。 帳篷里,歌聲不斷,帳篷外的草原上則是馬蹄飛揚。共有來自香格里拉5個鄉鎮和大理三營、洱源的9個代表隊的148匹駿馬參與精彩的馬術表演、跑馬拾哈達、跑馬射擊、馬速賽、走馬賽等項目。首先進行的是1000米競速賽,隨著裁判的紅旗揮下,參賽的駿馬如同離弦之箭一般開跑,馬蹄揚起的灰塵伴隨著的是觀眾們陣陣吶喊和歡呼。 家家戶戶都愛馬 有比賽就有輸贏,但無論名次如何,騎手們黝黑的面龐上都寫著快樂,對他們而言,在馬背上馳騁,揮灑汗水和激情就是最大的快樂。已經連續8年參賽的騎手魯茸江才坦言,比賽的名次不重要,來這里就是為了在馬場策馬奔騰,盡情狂歡。 “馬兒們平時都是帶游客,有比賽就帶著走。這次我帶了4匹馬來參賽,就是玩玩,比賽不重要。”建塘鎮解放村的七林培初告訴記者,他家里養著40多匹馬,最貴的是來自新西蘭的馬,其中幼馬約45萬一匹,3歲以上的要80多萬一匹。 據悉,建塘鎮解放村的家家戶戶村民都養馬,有的家最多的養有一百多匹馬,品種有來自俄羅斯、新西蘭、英國、日本,也有本地的馬。七林培初、魯茸、農農3人都是一個鎮的,因為愛馬讓他們成為了最好的朋友。“我們都是在馬背上長大的,只要和馬在一起就非常開心,馬就是我的朋友,有錢我寧愿買馬也不買奔馳開。”魯茸笑著告訴記者,只要在馬背上就什么煩惱都忘了,他這次帶來的賽馬叫膠囊,去年在內蒙的賽馬比賽上得了冠軍。 賽馬節戀愛季 賽馬節上,除了賽馬、射弩、跑馬射箭、馬具評展等活動,傳統藏式燒烤也是賽馬節必不可少的項目。熱情淳樸的藏族民眾在帳篷外燒起爐子搭起鐵架,把最地道的藏鄉燒烤與八方賓客分享。在架子旁熟練地翻動著烤肉的村民陳光書告訴記者,藏民最愛燒烤的有3樣東西:高山的土豆、牦牛肉和藏香豬。 當然,香格里拉五月賽馬節也是一個浪漫的戀愛季節。夜晚來臨時,賽馬場周圍燃起熊熊篝火,圍著篝火的各族群眾身著艷麗的民族服裝、佩戴各自最值得炫耀的珠寶飾物,隨著悠揚的旋律,跳起悠揚而古樸的鍋莊舞。上了年紀的老人以此敘新憶舊,青年男女以此尋找美麗的愛情,在花的草原上結下終生伴侶,在馬的陪伴下度過一生。 (春城晚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