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江初) 近年來,按照州縣關于開展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總體部署要求,德欽縣霞若鄉不斷創新黨建工作方式,不斷提升黨建工作內涵,切實把各級黨組織的功能拓展到“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穩定、服務群眾、服務黨員”上來,廣大黨員干部服務意識、服務能力、服務效率顯著提高,為深化“三鄉”建設,推動經濟跨越發展和社會長治久安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下功夫打造服務平臺,注重鄉、村、小組聯動服務平臺。該鄉以便民服務中心和農林綜合服務站為載體,整合黨務、民政、醫療、涉農、綜治信訪、政策法規咨詢等資源,設立林業、社會事務、經濟發展、綜治維穩、農技農機、計劃生育、合作醫療、教育、國土、殘聯等服務窗口,為群眾提供便捷、親和、公正、透明的服務,從根本上解決了群眾辦事找人難、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等現象。在村里,不斷完善村級為民代辦點機構設置,將人民調解、戶籍管理、婚姻登記、林木采伐、信訪接待、民政優撫等事項并入辦事流程,堅持村“兩委”班子輪流值班和包片負責制,通過村干部坐班受理和定期下鄉結合的方式,群眾開口、干部跑腿,及時處理為民代辦事宜,讓群眾辦事既省力又省心、既省時又省錢,村級代辦點成了聚人氣、利民事、順民心的平臺。在村民小組里,以黨員活動陣地為依托,大力開展“黨員服務日”活動。每個黨支部確定一天為“黨員服務日”,統籌開展三會一課、為民代辦、公益勞動、文體活動、扶貧解困、黨內關愛等活動,不斷增強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下功夫改進工作作風。該鄉黨委以黨的群眾路線活動為契機,積極引導廣大鄉村干部職工工作重心下移,深入持久地為各族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在為民服務方面,建立副科以上領導干部掛鉤聯系后進村民小組、產業空白村民小組、維穩隱患點、五保戶、困難大學生家庭、解聘干部、下崗職工、精神病人等制度,大力開展了領導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聽民意、解民難活動。在產業建設中,制定《霞若鄉產業工作實施辦法》,切實加強對產業發展工作的組織領導,動員全體干部職工,層層簽訂責任狀,做到了產業工作“三到位”、“三入戶”,即責任到位、任務到位、措施到位和技術培訓入戶、辦點示范入戶、營銷信息入戶;建立完善“干部職工掛鉤聯系制”,實行主要領導包村、副科干部包組、一般職工包戶的產業發展目標責任機制,推動全鄉產業又好又快大發展。通過以上措施,全鄉干部職工工作作風有了根本性的轉變,黨群干群關系不斷融洽。 下功夫創新社會管理。以各么茸村為試點,輻射全鄉,開展建立核桃培育掛鉤制。核桃產業管理與農戶低保補助發放掛鉤,由小組支部書記帶頭,要求種植戶每年中耕除草2次,追肥2次;未能執行農戶暫扣農村低保資金,等到按要求管理到位再發回農戶。建立藥材培育掛鉤制。藥材產業建設管理與草改補貼掛鉤;在種植藥材時,必須按照技術人員的要求,及時做到灌溉、施肥、除草,未能做到由支部書記和聯系黨員帶頭,進行教育引導工作,及時補救管理措施。建立公路維護掛鉤制。公路管理維護與林改補貼掛鉤,由支部具體考核,每個小組在實際村組公路管護中與農戶實際享受林改補貼相結合,確保村組公路正常通行,維護農戶間和諧。建立護林防火流動制。在護林防火工作中,由支部負責、黨員牽頭、采用傳遞流動紅旗的方式,農戶輪流巡山;保護生態,防止亂砍濫伐。建立紅白喜事限菜制。黨員干部帶頭發揮艱苦奮斗的作風,由支部具體負責監督落實,黨員作出承諾表率,在操辦紅白喜事時,始終做到不大操大辦、不鋪張浪費。 下功夫建章立制。凝聚黨建合力,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村總支與各小組黨支部層層簽訂目標管理責任狀,總支書記每年到村民小組支部上黨課不少于2次,列席支部會議不少于1次;黨支部召開黨課、支委會、黨員大會都必須有詳細會議記錄,年底黨小組書記、副書記的補助與工作業績掛鉤。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嚴格按照要求對村里重大事項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做到制度管權、管人、管事,還黨員干部一個清白,給群眾一個明白,使黨群干群關系更加融洽。村黨總支部每年財務、村務、黨務公開均不少于4次;村組支部每年財務、村務、黨務公開均不少于2次。每隔半年,由村兩委組建工作組,到村民小組實地清查“三公開”情況,并報鄉黨委備案。拓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制度。在實際生產生活中,每個小組支部按照黨員人數比列,掛鉤聯系1至4個無黨員農戶,無黨員農戶的產業發展、矛盾糾紛、政策宣傳都與黨員相聯系,聯系成績直接與年底評優和不合格黨員處置工作掛鉤。實行產業發展承諾計劃制度。繼續鞏固創先爭優活動成果,每名黨員年初按各自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產業發展計劃書,年底由村黨總支部和小組織部統一進行落實考核,按落實情況進行評優選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