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實“二個一”落實“四促進” ——巴迪鄉創建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紀實 ·楊洪程 近年來,維西縣巴迪鄉黨委圍繞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能力這條主線,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和重點建設項目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以服務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促進民生保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環境綜合整治,不斷開創巴迪鄉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和諧發展新局面。 抓實“二個一”增強服務能力 以增強服務能力引領發展。巴迪鄉黨委在充分征求基層黨員和群眾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積極發揮黨委在思想上、制度上和行動上的引領作用,充實完善相關制度21項,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強化學習型、服務型組織建設。按照“各炒一盤菜、共辦一桌席”的工作思路,加強服務陣地建設,有效整合黨員活動室、文化活動室、為民服務站、農家書屋等基層陣地的功能,全面推進“四級服務體系”建設,堅持條塊結合原則,科學合理設置基層黨組織,進一步規范全鄉6個村為民服務站和61個民事代辦點的設置,完善便民服務平臺,心貼心、零距離服務群眾。 依法擴大基層民主,積極推行“1+4+X”黨務村務公開模式,按照基礎黨務工作業務化、規范化、流程化的要求,不斷加強對全鄉基層黨務工作的監督與指導力度,推進陽光黨務、村務建設。 搭建平臺、資源共享,形成機關農村黨支部聯建聯創服務型基層黨組織長效機制。州衛生局黨委下屬10個黨支部分別與捧八村黨總支下屬兩個黨支部聯建聯創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為捧八村黨總支所屬的兩個黨支部分別投入活動陣地建設資金2萬元;遴選捧八村黨總支所屬兩個支部4名有致富潛力的共產黨員,并對其進行扶持,幫助他們發展特色產業,帶頭走上致富路,進而帶領群眾致富;同時開展幫扶助學、黨內關懷、送實用技術等活動。另外,通過聯建聯創平臺,拓寬機關黨員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的渠道,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強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的物質基礎。大力推廣中藥材及優質核桃的規模化種植,逐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有效解決基層黨組織“無錢辦事”問題。 以服務重點項目帶動發展。巴迪鄉是維西縣瀾滄江水電站開發的主陣地。鄉黨委在積極配合電站施工方開展水電移民協調的基礎上,立足全鄉228戶,868名移民群眾實際,主動與電站施工方對接,形成《企地項目扶建工作機制》,電站承包商每年扶持地方政府100萬元資金,與縣移民局協調,爭取到移民后扶資金180萬元,用于開展新農村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等工作,幫助群眾脫貧致富;與企業構建《企地人力資源共享機制》,幫助失地農民就近創業235人次,外出務工214人次,幫助142名農村富余勞動力到電站開發商營地及建設工地務工;依法規范運輸管理,有序組織駕駛員到電站庫區運輸砂石、渣土,有效解決用工矛盾,提高移民收入水平。同時,引導群眾發展勞務、物流、建筑、房屋租賃等配套服務業,供應企業生產生活需要。幫助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再就業”,增加群眾收入,同時,滿足企業用工需求。 增強服務能力落實“四個促進” 以服務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巴迪鄉把技能培訓作為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重要著力點,以縣鄉教育培訓為主體、以村級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為基礎,面向農民開展文化科技教育、專業技術培訓,使大多數農村勞動力掌握一至兩門實用技術。積極發揮黨總支及農村“三帶型”黨員基層戰斗堡壘和帶頭示范作用,大力發展優勢農業和特色農業,探索“黨總支+基地+農戶+訂單”的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模式。2014年來,全鄉共投入產業扶持資金210余萬元,共推廣青稞規范種植1411畝、油菜594畝、優質核桃13000畝,秦艽、黨參、獨定子、重樓等中藥材1124畝,推廣中華蜂養殖450箱,扶持土雞規模養殖1000只,發放種豬6頭,有力推動全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增加群眾收入。 以服務促進民生保障。巴迪鄉黨委建立以服務保障民生為重點內容的“四級為民服務平臺”,進一步完善黨組織議事決策制度、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制度、黨員服務承諾踐諾制度等相關制度,把民生工作的具體任務落實到各級黨組織,把廣大黨員干部推向服務群眾、改善民生第一線,在機關,以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為重點,切實加強機關作風和行政效能建設;在農村,積極開展“領頭雁工程”,建設新農村示范點,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激勵黨員干事創業,并取得良好成效。截至目前,全鄉61個村民小組已建成通組公路53條,全長185公里,完成道路硬化61公里,建設完成整村推進太陽能141戶、畜圈改造250戶,民居抗震工程250戶,農村危房改造工程698戶,完成全鄉16個村民小組的滴灌工程項目,完成洛義村、真樸村、巴迪村退耕還林基本口糧田鞏固建設項目,完成捧八村“以獎代補”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全面實施61個村民小組農村亮化工程,城鄉低保、農村五保、重點優撫對象、孤兒等民政對象專項救助資金發放率達到100%。 以服務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巴迪鄉黨委不斷完善社會矛盾糾紛調解機制,從強化領導責任抓起,從解決具體問題入手,從源頭上筑防線,在機制上求突破,在齊抓共管、打防并舉上下功夫,不斷建立和完善征地、拆遷、補償等移民工作引導機制和維穩研判機制,結合本鄉實際制定村規民約,有效整合全鄉綜治維穩信息員在編民兵及義務護村隊的力量,全面推行村民自治,組建人民調解委員會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站,以建成藏區水電移民示范點為目標,多方籌措基金、有效整合資源,不斷加大對水電移民安置點的建設力度和移民后期扶持力度,積極引導真樸村黨總支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加強同洛義、巴迪村“兩委”溝通協調力度,開展制度聯創共同管理移民群眾,實現了姑布移民安置點原住民與移民的和諧共處,進一步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強化矛盾糾紛排查,依法嚴肅處理違法亂紀行為,實現全鄉“大事不出,小事可控”的維穩目標,水電站建設穩步推進。 以服務促進環境綜合整治。巴迪鄉黨委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項惠民工程、民心工程、作風工程來抓,不斷完善監督管理體制,開展宣傳動員,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實行黨員干部分段包片、分戶包干抓環境整治,劃定黨員衛生責任區362個,與街道商鋪店主及農戶簽訂《環境整治門前三包責任書》600余份,確定各村組衛生清潔日61個,全面清理整治街道商鋪占道亂擺亂賣,亂搭亂建,超門檻經營,商品、雜物亂堆亂放等行為,不斷加大城鄉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組織黨員群眾開展義務勞動清理填埋各類生活垃圾、建筑垃圾200余噸,集體投工投勞開挖修建農村簡易垃圾池80個,設置大小垃圾桶240個。大力倡導植樹造林,栽種各類景觀樹7000余株,播撒草籽400余斤,在鄉域內二級路和易垮塌路面、山坡、通村通組道路兩側、村民活動場所周邊開展植樹造林活動40000余株,實施農村亮化工程和生態能源建設,共安放太陽能1264套、設置村組太陽能路燈162盞。有效整合巴迪治安協調組、巴迪派出所等執法力量,進一步加大對境內機動車無照行車、無證駕駛、非法營運、超限超載、酒后駕駛、超速行駛等行為的查處力度,不斷加強對主要道路和路口的交通規劃及交通設施建設,劃定巴迪主街道農客車停泊位26個及限時停車區域,安置醒目禁停標志標牌8個,在危險路面及事故頻發路段設置減速帶3條,發放安全行車、文明停車倡議書1000余份,組織全鄉干部職工在周末街天集體維持街面秩序,嚴肅整治街天亂擺攤、亂停車行為,全鄉旅游、生態、人居環境得到較大改善。 通過加強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巴迪鄉基層黨組織步入“兩個提高”快車道,集中解決了基層黨組織基礎黨務不扎實、農村集體經濟薄弱、黨組織無錢辦事、基層黨組織活動陣地“建管用”不規范等突出問題,切實提高了服務黨員和服務群眾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