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迪慶州委副書記 齊建新 同志們: 今天,州委召開黨的群團工作座談會,主要任務是認真傳達學習最近召開的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我州貫徹落實工作,緊跟形勢發展,提高思想認識,研究分析問題,查找工作差距,深化改革創新,不斷推進新形勢下黨的群團工作邁上新臺階。 剛才,我們共同學習了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主要精神,認真傳達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州總工會、團州委、州婦聯等三家單位回顧總結了前一階段的工作,結合貫徹落實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研究提出了做好今后工作的主要思路和下步打算,大家的匯報發言講得都很好,很有針對性,聽后很受啟發。下面,我就貫徹落實好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提三點要求。 一、進一步提高做好群團工作的認識 群團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黨中央召開黨的群團工作會議,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會議將群團工作置于全面深化改革、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背景下進行謀劃和思考,充分體現了群團工作的地位和分量。群團組織是聯系和服務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在長期的革命與建設實踐中,我們黨一方面,通過政黨自身組織,直接聯系與組織群眾;另一方面,通過建立或整合與社會各階層有著密切聯系或能夠體現利益代表的群眾組織,來實現對人民群眾最廣泛的聯系,形成了一套聯系與組織群眾的方式方法,開創了群團工作的新局面。毛澤東同志指出,世界上什么力量最強?民眾聯合的力量最強。有一個成語叫“眾星拱月”,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如果說“月”是黨,“眾星”就是包括群團組織在內的黨領導下的各種組織。 做好群團工作,讓黨的群眾工作“星光燦爛”,我們就能始終同廣大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匯聚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做好新形勢下黨的群眾工作,就要月明星燦,不能月明星稀,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更要星光燦爛。全州各級黨委、政府和各級群團組織要把學習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作為當前一項重要政治任務,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在吃透會議精神、把握實質內涵、善于融會貫通上下功夫,著力強化學習效果,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不斷完善工作思路、找準工作定位、明確工作重點、創新工作手段,下大力氣解決突出問題,真正把群團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各級宣傳部門、電視臺、迪慶報社要充分發揮新聞宣傳的主渠道作用,切實加大對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的宣傳報道力度,擴大會議精神在干部層面的知曉率和覆蓋面,進一步營造學習宣傳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的濃厚氛圍。 二、進一步明確做好群團工作的責任 “群眾團體”,顧名思義是最具群眾性、最貼近群眾的人民團體。加強群團工作,最核心的就是要解決工會、青年團、婦聯等群眾團體能不能“同群眾說上話”,說的是不是“群眾的話”,進而實現充分有效的社會動員的問題。但是在社會格局和社會需求日趨變化的當下,群團組織能不能繼續有效動員、能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卻被打上了一個問號。現在,隨著互聯網的沖擊和新社會階層的崛起,不少地方固化的群團工作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一些基層群團組織開展工作方式簡單,思維僵化,難以發揮有效作用;一些新的社會組織正在擠壓群團組織的空間。就迪慶而言,同全國、全省一樣,面臨著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譜寫中國夢迪慶篇章的歷史重任,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群團組織必須充分發揮能夠廣泛聯系和動員群眾凝聚力量的優勢。現階段,全面深化改革到了攻堅克難的重要關頭,推進改革的復雜程度、艱巨程度,一點都不亞于30多年前。問題越多,越需要集中全黨全社會的智慧,越需要凝聚各階層共識,越需要尋找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群團組織承擔著引領廣大群眾理性有序地參與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職責。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市場的趨利性需要法律去約束,公權力的腐敗需要法律去懲治,少數人的非理性需要規范,這些都離不開群團組織的參與。全州各級群團組織要以中央召開這次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為新的起點,認清責任,認清工作任務,明確工作目標,自覺肩負使命,共同營造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黨員干部帶頭示范、群團履職盡責的工作格局。一是要牢牢把握政治性的要求,把準群團工作的政治航向,自覺引導群眾聽黨話、跟黨走,把自己聯系的群眾最廣泛最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群團組織不僅自己要跟黨走,更重要的是要根據形勢和任務發展變化,引導好廣大職工、青年、婦女以及社會各階層群眾,把工人階級主力軍、青年生力軍、婦女半邊天的作用和人才第一資源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把全州各族群眾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二是要牢牢把握群眾性的要求,群團組織來源于群眾、扎根于群眾,群團組織開展工作要以群眾為中心,讓群眾當主角,而不能讓群眾當配角、當觀眾。三是要牢牢把握先進性的要求,把先進性體現在始終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為黨分憂、為民謀利,積極服務群眾、維護群眾權益,努力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進感情、激發動力。 三、切實抓好群團工作任務的落實 古人有一句話:“治國之道,憂無策,更恐有策而不落實”,做好黨的群團工作關鍵還得靠落實。這次中央出臺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意見》,提出“六個堅持、一個加強”,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團發展的道路和方向;指出群團組織存在的機關化、脫離群眾現象和吸引力凝聚力不夠等問題,直面了新時期黨的群團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強調“三個推動、“三個堅持”,對新時期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提出經費、法治、人才“三重保障”,明確了為保持和增強群團工作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提供切實保障等具體要求。可以概括為明確方向、正視問題、指明路徑、切實保障,這份指導和推動新形勢下黨的群團工作創新發展的指導性文件重點突出,內涵豐富,目標明確。全州各級群團組織要以這次中央召開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為新的契機,把握抓落實的方向,明確抓落實的目標,找準抓落實的路勁,創新抓落實的方法,以實實在在的行動把黨對群團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貫徹到日常工作中去。 (一)轉變作風抓落實。群團組織是黨和國家聯系和服務群眾的橋梁和紐帶。當前,有的群團組織聯系群眾不到位,想問題辦事情不考慮群團組織的特殊性,習慣于“對上負責”的行政思維,背離了群團組織本身的定位,直接影響了群團工作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把自己當作群眾的“友”,還是群眾的“官”,決定了群團組織離群眾是近還是遠,也直接影響到群團組織在國家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發揮。各級群團部門要結合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去“機關化、去“行政化”、去“官僚化”,入“群眾門”,更多關注、關心、關愛普通群眾,進萬家門、訪萬家情、結萬家親,切實警惕和防范脫離群眾的危險。 (二)強化服務抓落實。新形勢下,真正把群團工作深入到群眾中去,首先要贏得群眾的信任,獲得群眾的支持。各級群團組織要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能力,挖掘服務資源,堅持從群眾需要出發開展工作,經常同群眾進行面對面、手拉手、心貼心的零距離接觸。只有把工作重心放在群眾身上,在工作“內循環”的基礎上,實現群眾服務的“外循環”,才能將群團工作做實做專。要注重做好代表工作,選舉的代表要有代表性,能夠代表所在階層和群眾。要注重把服務項目做實,盡量使項目品牌化、持久化、體系化,不求量多,重在打造精品和特色。要注重把規范考核做實,每年要有街道、社區、基層組織的業務考量。 (三)攻堅克難抓落實。加強群團工作要注重調查研究,講究方式方法,立足所聯系的群眾,尋找工作結合點和著力點,推動群團組織職能與時俱進,切實做到服務對象的需求難點在哪里、重點在哪里,工作的方向就應該在哪里。各級群團部門要更加積極主動地組織引導群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從所聯系群眾的實際出發,發揮已有有效的管道和作用、設計務實管用的新載體,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生動活潑、特色鮮明、富有成效的群眾性實踐活動。要圍繞加強理想信念教育,著力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有針對性地做好失足、失業、失學、失親、失管“五失”青少年的幫教工作,幫助各族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個扣子”,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廣大青少年心中播種發芽,并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要進一步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培育良好家風,弘揚科學精神,推動形成全社會崇德向善、敬業誠信、遵紀守法、互助友愛、文明和諧的社會風尚。要認真做好服務群眾和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各項工作,服務群眾要盯牢群眾所急、黨政所需、群團所能的領域,重點幫助做好困難職工、留守老人、婦女兒童、殘疾人等群體日常工作生活中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和最困難、最操心、最憂慮的實際問題,打造符合群眾需求的工作品牌,推動構建覆蓋廣泛、快捷有效的服務群眾體系。 同志們,做好新形勢黨的群眾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全州各級群團組織要以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認清形勢,明確任務,改進作風,努力使群團組織真正成為黨在藏區執政的堅實依靠力量、強大支持力量、深厚社會基礎,為推進迪慶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作出新貢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