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3萬貧困人口穩定解決溫飽問題 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永基卓瑪) 7月30日,“向貧困宣戰建幸福家園”系列新聞發布會迪慶專場在昆明舉行。據介紹,近年來,我州認真貫徹中央和省關于扶貧開發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取得七大成效,8.33萬貧困人口穩定解決溫飽問題。 我州堅持黨政一把手扶貧工作責任制,把扶貧開發工作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縮小貧富差距、構建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納入議事日程,黨政一把手親自掛帥,高位推進扶貧開發工作。 堅持開發式扶貧和社會保障相結合,“兩輪”驅動推進扶貧開發。以市場為導向,調整經濟結構,開發當地資源,發展商品生產,提高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加強資源保護和生態建設,加快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建立健全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五保供養水平,不斷完善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體系,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試點,為貧困人口提供基本生存保障,努力使各項政策覆蓋所有貧困人口。 堅持外部支持與自力更生相結合,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廣泛調動全區廣大干部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增強治窮脫貧的信心和決心,發揚“堅定信念、艱苦創業、求實進取、無私奉獻”的高原精神,自強不息,不等不靠,苦干實干,依靠自身的力量改變貧窮落后面貌。致力于發揮廣大干部群眾在農村扶貧開發中的主體地位作用,開發人力資源,增強群眾自我發展能力,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 在扶貧開發工作的實踐中,我州大膽探索與創新扶貧機制。通過財政扶貧資金貼息、信用社貸款的方式,有效放大資金量和扶持范圍。實行財政扶貧資金有償滾動,對效益較好的種、養業項目,采取以物為主滾動,扶持項目點上更多的貧困農戶。實施整鄉整村連片推進,創新項目管理方式,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益,規范項目實施管理。建立健全扶貧工作機構,有力地推進全州扶貧開發工作的進程。 建立和完善部門幫扶機制和州、縣(市)、鄉三級領導干部定點聯系扶貧制度,深入開展定點扶貧、結對幫扶、貧困學生扶持等活動,同時積極爭取各級各界的支持,整合資源,促進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有機結合,構建“大扶貧”工作格局。 通過常抓不懈抓扶貧攻堅,我州貧困人口大幅減少。“十二五”以來,累計投入扶貧資金17.48億元,通過實施整鄉整村推進、產業扶貧、勞動力轉移培訓、安居工程、易地扶貧、生態移民、社會扶貧、信貸扶貧等各項措施,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10年的3347元增加到2014年的5865元,農村貧困人口從2010年末的19.91萬人減少到2014年末的11.58萬人,8.33萬貧困人口穩定解決溫飽問題,貧困發生率從63.7%下降到36.38%,降低了27%,農村貧困人口明顯減少。 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以實施整鄉推進和整村推進為抓手,切實加大交通、水利、住房、能源、廣播電視、通信、中低產田改等項目建設力度,“十二五”期間,全州近95%的村民小組修建了簡易的進村公路,50%的農村住戶用上了太陽能熱水器,實現了能源清潔化。全州居住比較集中(20戶以上)的村民小組50%實現了村內道路硬化,60%的農村貧困勞動力接受一次以上勞動技能培訓,70%的農戶有增收產業,為迪慶州貧困群眾的可持續脫貧奠定了基礎。 產業扶貧效果顯著提升。依托資源優勢和自然稟賦,大力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建成規范化、標準化葡萄、青稞、中藥材、油橄欖、瑪咖等特色種植基地125萬畝,一批精品農業莊園、標準化農業示范園和特色畜禽規模養殖場初具規模,全州有規模以上龍頭企業34家;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健康發展,非公經濟健康平穩發展,一、二、三產業共計實現增加值148億元,有效促進了廣大農牧民增收致富。 積極探索生態移民路子。按照“人下山、樹上山”的原則,對居住在自然條件差、環境惡劣,對生態破壞較大、沒有發展潛力、資源枯竭、無法就地脫貧的貧困村實行生態移民,遷移到城鎮附近、交通沿城、有發展潛力、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易地扶貧開發。2011年至2014年共實施生態移民63個自然村1669戶7722人,以達日、拉馬足達、別咱開、川達迪夏等農村生態移民搬遷點和斯永貢小城鎮移民搬遷點為示范的生態移民工程,探索出了一條符合迪慶實際的扶貧開發新路子,為今后發展脫貧奠定了基礎。 社會事業長足發展。通過進一步加強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基層衛生醫療事業,切實解決貧困群眾“上學難、看病難”的問題,全面提高貧困群眾的科技文化素質,引導貧困群眾依靠科技手段致富,采取“科技培訓,技能培訓,引導培訓,轉移培訓”相結合的多種培訓方式,共培訓轉移農村勞動力8萬多人次。 社會扶貧力度進一步加大。在上海嘉定、寶山和閔行三區對口支援迪慶三縣(市)的基礎上,又形成了昆明、玉溪、曲靖三市對口迪慶及中央直屬企業南方電網和省屬大企業紅塔煙草集團、城投公司、云南紅云紅河煙草集團、省地稅局等有實力的機關和企業對口幫扶迪慶各縣的幫扶格局,并在全州推行了廳級干部聯系鄉鎮、處級單位扶貧掛鉤村委會、鄉科級單位扶貧掛鉤村民小組和干部職工聯系貧困農戶的機制,為迪慶加快扶貧開發進程注入了活力。 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實施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以來,全州地區生產總值從2010年的77.1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147.21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從5.97億元增加到14.49億元。 州人民政府秘書長、新聞發言人楊梓江發布新聞。 新華網、人民網、中國網、東方網、云南日報、昆明日報等多個國家、省級主流媒體及網絡媒體新聞記者參加新聞發布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