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嚴以律己”專題研討中,我州各級各部門突出以“五個敲打”,破解“為官不為”難題。 對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思想敲打” 專題教育研討中,州委先后2次召開常委會專題研究審議相關教育實施辦法和有關中心組學習方案。州級領導帶頭,12名常委中有9人以上率下,在全州范圍內多種場所,圍繞省委提出的少數領導干部不忠誠、不干凈、不擔當“八個方面毛病”,具體到迪慶州少數干部當前存在的不嚴、不實 “七種干部”表現,以講黨課或開展中心組學習研討形式,對107家縣處級單位領導班子674名副處以上干部,敲打少數干部借“嚴以律己”之名,行“為官不為”之實;借政策嚴了、制度緊了、規范多了之名,行“不得好處,不用心做事”之實,努力消除少數干部不作為、不嚴實、不擔當在社會群眾中的影響。全州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也先后講黨課、開展專題研討交流374次,以思想集體敲打,有力破解“為官不為”難題。 對部門“廉政敲打” 州委專門下發《關于在“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專題教育中深入治理“為官不為”問題的通知》,要求各地各單位各黨組(委)以背靠背為主,廣泛采取群眾提、自己找、組織幫、領導點、先進比等方式,收集領導干部中存在的不嚴不實和不忠誠不干凈不擔當不作為的問題苗頭和傾向。州委組織部在州委大門口設立意見舉報箱,并將干部監督科8226139電話作為對外專項舉報電話公布,接待群眾直接來電來函、信訪舉報,在網絡上收集民情、征求民意等,問效各地各單位各黨組上半年工作推進完成情況是否良好,所辦惠及民生的實事是否兌現,州委實施的“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美麗迪慶”的有關政策、法規是否在基層廣泛動員和宣傳,以及州直機關和州管領導干部是否存在“為官不為”,是否違反省委、州委規定的“六個嚴禁”或中央“八項規定”等,對半年工作“干了什么、效果如何”等明查暗訪。 對各黨組成員“問題敲打” 在不設專題教育督導組情況下,州委組織部領導分成5個組,分片聯系97家副處以上單位,以及利用31名州級黨員領導干部分別聯系31個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聯系點等形式調研督查。期間,掌握好談心談話力度、角度、深度和進度,采取“面對面”“背靠背”,“一對一”“一對多”方法,既找主要領導談,也找普通群眾問詢印證;開展隨機調研時,通過實地看、資料查等,即面對面聽工作匯報,又背靠背查個人嚴不嚴、實不實擔當問題;即聽優秀的、閃光的、特色工作匯報,更側重傾聽“為官不為”、“為官小為”等社會負面信息反映。根據掌握收集到的帶綜合性、傾向性、苗頭性、規律性的信息,綜合比較,最后反饋給各地各單位各黨組(委)主要領導。 對單位班子成員聯系工作“評價敲打” 各單位一把手堅持集體領學串講習近平總書記在年初考察云南時的講話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以及《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等;按照“兩個聯系”、“三個講透”要求,圍繞省委書記李紀恒、州委書記訚柏在講黨課動員會上的講話,帶頭對“嚴以律己”專題研討班子成員作主旨交流發言把關,在認真學習焦裕祿、楊善洲、高德榮等先進典型事跡中,警示白恩培、仇和、沈培平以及發生在身邊的違紀違法案件教訓,查找每個班子成員在工作中的真才實學表現,看是否做到了對黨絕對忠誠、對工作絕對干凈、對任務絕對擔當,以嚴的態度、實的標準,哪些工作立得起、哪些工作看得見、哪些工作打基礎,見人見事見思想,在研討發言中,接受單位對個人工作述職和表現的評價,進行精準敲打。 對領導干部履職全程 “制度敲打” 建立健全全州各地各黨組(委)一把手“黨建述職評議考核”指揮棒運用機制,以省委在迪慶召開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現場會為契機,明確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著力點,全程跟蹤問責為官不為或不敢擔當機制。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求突破,抓好廉政規矩制定。以州紀委名義,在全州內印發《關于設立迪慶州廉政賬戶的通知》,利用第二專題學習研討之機,向各地各單位各黨組(委)全覆蓋傳達學習,進一步加強機關黨風廉政建設,規范機關領導干部為官要為、廉潔、依法從政行為。建立健全各地各單位各黨組(委)權力責任清單公示公告制度,督促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階段查擺出的問題整改成效,同時,利用“三會一課”制度,對部門和干部從任用、履職到卸任,講透講清講正法定職能,權限、程序、責任,全程接受組織監督。(牛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