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永基卓瑪) 到2020年與全國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會,迪慶怎樣加大扶貧力度?近日,迪慶日報社記者從州扶貧辦了解到,今后5年,迪慶將采取五項措施,找準著力點,堅決打好、打實、打贏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 科學謀劃藏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規劃。緊扣藏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著眼貧困地區發展需要,認真研究一批事關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和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項目,成為推進區域開發和精準扶貧的有效統籌平臺。圍繞同步推進“區域開發”和“精準扶貧”兩個重點,按照新時期扶貧開發思路,實施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務、生態環境、能力提升“六大項目”建設,強化扶貧開發重點工程,切實加強藏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十三五”規劃和上海援助迪慶藏區“十三五”專項規劃編制工作。 切實強化藏區精準扶貧力度。完善扶貧信息網絡平臺,建立貧困人口動態管理機制,瞄準藏區11.58萬貧困人口,提高專項扶貧資金對扶貧對象的覆蓋率,把減少貧困人口數量,增加農民收入作為重要考核指標,層層簽訂目標責任狀,把藏區扶貧開發與基層黨建、社會穩定工作充分結合起來,統籌整合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常務書記、定點掛鉤扶貧干部、掛鉤扶貧副鄉長等工作力量,統一派駐新農村建設駐村幫扶工作隊,實現建檔立卡貧困鄉鎮、貧困村全覆蓋,實行差異化扶持措施,促進快速脫貧致富。 著力打造藏區扶貧“五大品牌”。一是深入開展整鄉推進。進一步創新工作機制,加大專項投入和資金整合力度,重點實施貧困地區的交通、五小水利、村內道路硬化、清潔能源等項目。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做到整鄉推進與基層黨建統一規劃、統一部署、統一安排、統一落實,實現“雙推進”,加強考核,不斷提高“雙推進”工作質量和水平。二是全面實施“雨露計劃”。深入推進教育強民、技能富民、就業安民,認真組織開展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和轉移就業,全面推開“雨露計劃”,提高貧困群眾技能,拓寬增收渠道,割斷貧困代際傳遞。開展貧困村創業帶頭人培訓,培優貧困村能人,帶動貧困群眾增收。三是加大產業扶貧力度。圍繞高原特色農業發展和片區產業扶貧規劃,立足資源稟賦、優勢特色、產業基礎、區域政策等條件,開展光伏扶貧、電子商務扶貧、旅游扶貧等新產業扶貧試點,大力培育和壯大葡萄、核桃、青稞、中藥材、瑪咖、煙葉六大特色產業,確保貧困群眾在產業發展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四是大力推進金融扶貧。加大財政專項扶貧貼息資金投入,發揮龍頭企業帶動貧困農戶增收致富的作用。全面啟動小額貸款風險補償金試點項目,增加扶貧貼息貸款投放規模。繼續推進貧困村互助資金試點,提高建檔立卡貧困群眾獲貸率和受益面。五是強化扶貧安居工程。加強與住建、移民、地震等部門協調對接,共享貧困農戶危(壞)房數據信息,采取就地改造、易地搬遷、生態移民、工程移民、抗震安居房建設等多種扶持方式,優先解決建檔立卡扶貧對象的安居房建設,實現數據同源、資源共享,著力改善扶貧對象住房條件。 著力挖掘社會扶貧潛力。完善社會扶貧政策,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社會組織和社會各界參與扶貧,把建檔立卡貧困鄉鎮、貧困村、貧困戶的需求信息與社會各界的扶貧資源、幫扶意愿有效對接,釋放全社會共同支持扶貧的潛能。扎實做好定點掛鉤扶貧和對口幫扶工作,加強與中央定點幫扶單位、上海對口幫扶單位的溝通聯系,加大對定點幫扶單位工作的督促考核、情況通報,強化州、縣(市)開展定點扶貧工作,進一步拓寬幫扶的領域和空間,提高幫扶的質量和效果。 著力提高扶貧資金使用質量和效益。一是加強源頭治理。盯住重點項目、重點領域、重點環節,建立完善一批有力有效、符合改革要求的項目資金管理制度,靠制度管權、管錢、管事、管人。二是暢通監督渠道。全面推進政府信息公開,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五公開”,主動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管。三是構筑監督網絡。深入推進廉潔扶貧行動,全面加強與州縣紀委監察部門聯系對接,強化屬地監管責任,全面落實廉潔扶貧行動合作協議。同時,進一步發揮人大、政協監督、審計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等各個監督主體的作用,構筑起全方位、多層次的立體監督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