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楊洪程) 今年1月,維西縣攀天閣鄉藏族青年樊志軍放棄了跑運輸的職業,創辦了日盛種養殖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進駐臘八底村白巖山建設中藥材基地。在談到緣何改弦更張時,樊志軍說:“黨中央、國務院出臺政策支持青年人創業帶動就業,我要憑借東風創辦公司,走上創業路。” 經過半年多的努力,樊志軍建成瑪咖種植基地190畝,平均每天都有30名左右的農民工在基地勞動。從創辦企業至今,樊志軍累計投入資金60多萬元,把這些年來跑運輸賺的錢都投進去了。好在維西縣有關部門認真落實關于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樊志軍獲得補助款3萬元,向銀行申請了10萬元的低息貸款。 除了上述實惠外,樊志軍在創辦企業中還得到政府簡政放權放寬準入條件帶來的利好。工商等部門按照改革要求降低了準入門檻,不花一分錢就完成了工商登記。 創業門檻降低激發了“草根”創業熱情。去年以來,維西縣掀起“草根”創辦小微企業高潮,市場主體不斷增加,小微企業在推動維西經濟發展的同時帶動了就業,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今年,維西縣71戶小微企業像樊志軍一樣享受到改革帶來的紅利。去年1月至今年7月,維西縣新增小微企業200戶,其中符合條件的101戶小微企業得到政府每戶3萬元的扶持資金,帶動986名青年就業。 去年以來,維西縣認真落實農村改革政策,讓農民在改革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到目前,維西縣以集體土地經營權轉讓方式創建的生態農莊達到65家,帶動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轉移326名。 項目審批權的“減法”帶來草根創業的“乘法”。維西縣通過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及時在政務服務中心建設開通并聯審批“專網”,實現縣級行政審批項目與省、州網上審批系統對接,一個投資項目從要跑12個部門變為一個窗口服務;從封閉運作到網上公開服務;從十天半個月到幾個小時,簡政放權、程序簡化、效率提升。去年以來,維西縣在投資項目并聯審批平臺上錄入項目報件12項,按時辦結率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