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咱村新農村建設小記 格咱村在格咱鄉黨委政府和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抓經濟、生態、和諧建設。積極依靠黨的富民政策,努力實現脫貧奔小康,讓山村唱響和諧致富歌。 格咱村積極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轉變思想,打破傳統的農牧業種植思路,認真學習科技知識,走科技興農路子,圍繞市場調結構,組織村民種植瑪咖、秦艽等特色產業,發展生豬、牦牛等市場熱銷的養殖業,依靠特色農業和特色養殖業兩大優勢,教育引導群眾提高市場意識,闖路子、謀發展,努力提高經濟收入。同時,大力發展集體經濟,村里成立了“格咱村私車運輸協會.”,在格咱鄉政府所在地村里融資創辦了酒店業。全村年人均收入實現7000多元,為建設文明和諧富裕村打下了經濟基礎。 抓好思想教育工作是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為進一步提高村民的思想意識,格咱村積極引導廣大村民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關系;把村規民約作為一項大事來抓,村里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規民約》,推進移風易俗、婚喪嫁娶不得大操大辦,同時在全村深入開展普法教育活動,引導村民自覺做到學法、守法、用法,將各種民事糾紛、治安案件的發生減少到零,保證了全村的和諧穩定。整治臟、亂、差現象。幾年來格咱村,修整了村莊道路,對每戶的牲畜欄圈進行改造,實行人畜分開。截至目前,在政府的幫助下很多貧困戶住上了安居房,群眾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村容村貌發生了大變樣。普及義務教育,使村內適齡入學率達100%。通過宣傳教育,村民們自覺履行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無早婚早育及計劃外生育現象。(陳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