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群眾旺秋用背簍裝著剛從基地采摘回來的“玫瑰蜜葡萄”,捧著讓記者品嘗。她告訴記者,今年家里種的9.3畝葡萄獲得豐收,預計收入超過5萬元。旺秋家靠種葡萄增加收入,這是近年來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打造高原特色“葡萄產業”的一個縮影。 2001年,迪慶州在德欽縣云嶺鄉和燕門鄉的一些村莊試種葡萄。起初,許多村民對種植葡萄并不感興趣,認為不種植青稞與玉米就無法生存。還有部分老人認為這破壞了以往的傳統。 據了解,為了消除農戶的顧慮,當地政府負責提供水泥桿、鐵絲等物資,以及種植技術指導,園區企業提供葡萄種苗,農戶只需要自投化肥、農藥等。考慮到葡萄初次掛果需要三年時間,政府給予種植農戶一定數量的補貼,并對成熟的葡萄采取統購統銷。 記者從德欽縣政府了解到,為做大葡萄產業,德欽采取“公司+農戶+基地”的做法,即政府引導、企業經營、農戶參與的方式,先后引進多家酒業公司,對鮮果進行統一銷售,酒廠集中加工。 截至2014年,德欽縣釀酒葡萄種植面積達13400畝,葡萄產量超過4000噸,實現農戶總收入2828.8萬元。到2015年6月,德欽縣八個鄉鎮中有六個已推廣種植葡萄。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李華教授認為,迪慶尤其是德欽縣干旱少雨,光照強溫差大,垂直立體生態特征突出。砂巖類棕褐土,有利釀酒葡萄根系發育擴展,獲得礦質營養,形成典型風格。“該區域具有傳統葡萄區域所不能比擬的獨特優勢。” 據了解,下一步,德欽縣將根據全縣的地形、土質情況,按照“適地、適種”的原則,以一個葡萄園區為中心,建設沿瀾滄江和金沙江流域,覆蓋六個鄉鎮的瀾滄江、金沙江葡萄產業帶及三十座酒莊集群,用“小酒莊,大產業”的理念發展高原特色“葡萄產業”。(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