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石顯堯) 自2011年啟動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以來,香格里拉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上級關于扶貧開發工作的政策措施和安排部署,把扶貧工作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積極探索扶貧開發新模式,認真研究解決貧困群眾住房難、出行難、上學難、就醫難、飲水難、用電難等困難問題,積極培育和發展高原特色農業、旅游業等富民產業,不斷促進群眾增收致富,全市扶貧開發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減少貧困人口取得突破。全市農村貧困人口從2011年底的68600人減少到2014年底的47739人,3年減少了2.1萬人,貧困發生率從58%下降到39%,降低了19%。農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1年底的4078元增加到2014年底的5923元,增長了14%。 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取得突破。2011年起的4年間,累計投入專項財政扶貧資金2.15億元,有效解決了貧困群眾的行路、飲水、住房、社保等問題,貧困群眾生存發展條件得到明顯改善。該市扶貧還投入行政村(自然村)整村推進項目資金2765萬元,覆蓋全市11個鄉(鎮)。投入整鄉推進項目資金4000萬元,覆蓋全市3個鄉(鎮)。投入藏區專項扶貧資金5100萬元。安排小額信貸貼息資金300萬元,覆蓋全市11個鄉(鎮)。投入“溜索改橋”項目資金3588.5萬元,進一步改善了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出行條件。 增收渠道取得突破?!笆濉币詠砝塾嬇嘤栟D移農村勞動力4580多人次,投入資金322.5萬元,勞務輸出成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支撐,同時,該市還進一步加大產業資金投入力度,葡萄、青稞、中藥材、核桃、瑪咖、烤煙等特色種植和牦牛、藏香豬、尼西雞等特色養殖也已成為群眾增收的重要來源。 生態移民、安居工程、異地搬遷扶貧、貧困大學生等工作取得突破。按照農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原則,2013年至2014年,該市實施生態移民工程涉及6個行政村9個村民小組203戶916人;實施了992萬元的992戶安居工程建設;投入扶貧資金955.8萬元實施異地搬遷工程,探索出了一條符合香格里拉實際的扶貧開發新路子。 構建“大扶貧”工作格局實現突破,實現了上海閔行區、昆明官渡區、盤龍區以及央企、省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對香格里拉的定點幫扶,“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初步形成。創新扶貧開發方式取得突破,創造性地開展扶貧開發與新農村建設、與三區聯動建設等試點工程,實現了從單點扶貧向連片開發轉變。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取得突破,通過產業開發扶貧項目的實施,進一步調整了結構、布局,轉變了經濟增長方式,培育了一批優勢產業、特色經濟得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