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拉鄉是全省最后一個通公路的鄉鎮,2014年,這個民風淳樸的山鄉衛生院新來了個“老門巴”,他叫李永生。 稱他為“老門巴”,是因為他在阿東村擔任了20年的村醫,救死扶傷,治愈了無數的病人。也正因為李永生恪盡職守,表現突出,被評為“云南省優秀鄉村醫生”、“迪慶州優秀共產黨員”、多次評為德欽縣、升平鎮優秀共產黨員。其事跡被拍成紀錄片在藏區傳播。由于他在阿東村的突出表現,加上自己的刻苦學習,先后自費讀完大專,考取了醫師資格證。在2014年,他參加了德欽縣組織的事業單位考試,以優異的成績被特招為德欽縣正式的醫生,并被分配到德欽縣最為艱苦的羊拉鄉,在鄉衛生院擔任了一名“新門巴”。 李永生每天上班總是第一個到崗位,并且和其他年輕醫生一起打掃衛生,一起值班。整個2014年他沒有休過一天的假,甚至感情極好的姑姑病重,也因為他在羊拉村下鄉而沒能見上最后一面。 由于有著豐富的從醫經驗,李永生對于新崗位駕輕就熟,2014年下半年,短短的6個月的時間里,接診了病人3000余人次,急診出診30余次,“送醫上門”,下鄉義診走遍了全鄉52個村民小組,對全鄉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病患者進行普查,累計普查病人1000多人。組織衛生員為全鄉0~6歲的嬰幼兒進行體檢,體檢人數達600多人。他每次下鄉都帶著充足的藥物,解決了所到之處病患的買藥之苦。 轉眼已到春節,已半年多沒有見到妻女的李永生對他們的思念與日俱增,但按照規定,新職工第一年春節要值班。他不能違反這個規定,但他又是一個家庭觀極重的人,自從女兒出生后,一家三口在春節從來沒有分開過,今年他也不想破例。于是他就與妻女商量,羊年過個“羊拉年”,獲得了妻女的支持。“羊拉年”過得很難忘,別人值班可能很輕松,可是李永生值班卻比平時上班還忙碌,很多羊拉的老百姓,甚至一些西藏的老百姓都慕名而來,借著春節期間的農閑來找他看病。他實在忙不過來,同是醫務工作者的妻子就幫他負責注射和配藥,13歲的女兒負責打掃衛生和做飯。十多天的春節假期里,共接診了2000多人次,是平時接診人數的三倍。有數據說明了這一切,平時衛生院一個月銷售藥品金額在8000元左右,過年值班期間李醫生的藥品銷售額是38000元。一家人的付出,換來的是廣大老百姓的肯定,是患者痊愈后的安適。 “我從西藏上門到羅仁村民小組30多年了,從沒遇到像李醫生這樣的好醫生,他技術好,為人熱情,把我多年難治的痼疾治愈了,他太好了!”阿吉是羊拉鄉羅仁村民小組人,由于患肺病多次到下關、昆明等大醫院治療無果,結果李醫生的幾次治療使他徹底擺脫了疾病的困擾,說起李醫生,他滿口稱贊。 “他在我們羊拉可以說成是專家了,找他看病的人太多了,衛生院輪班,可他幾乎沒有休息時間,很多百姓點名找他看病,我看到他太忙了,有時中午都拖到3、4點才吃到。”羊拉鄉紀委書記農布說。據農布介紹,鄉黨委政府組織義診下鄉,幾個醫生里最忙的就是李醫生,每到一地,當地的群眾都排隊等他檢查。李永生雖然在羊拉鄉衛生院的時間不長,但是憑著多年的從醫經驗和高度的責任心,博得了全鄉百姓的肯定,不管是誰,不管干部還是百姓,說到李永生總是豎起大拇指,無不大加稱贊。 有著20年從業經歷的李永生可謂經驗豐富,好學的他醫術足以獨當一面,但醫生的身份不斷提醒他要提升業務能力,去年上半年,他根據羊拉心腦血管病人數量增多的因素,加強了心腦血管科的學習,并參加了全省心腦血管論壇。同時還精益求精,在業余時間學習大內科知識,并申請在今年9月左右參加大內科方面的進修。李永生不但自己學習,同時還號召身邊的同事們一起學習,在鄉衛生院掀起了一股學習潮。 羊拉鄉村民居住分散,有的村與村之間要走上一天的路程,且路況極差,老百姓看病不容易。針對群眾的困難,李永生下鄉時總是不嫌麻煩地攜帶了B超機、宮頸癌篩查儀器、血糖儀等醫療器械,跋山涉水,使老百姓足不出戶就能做醫療檢查。在下鄉時,經常遇到由于貧困而買不起藥的困難群眾,李永生總是自己掏腰包免費給困難百姓藥品,一年來累計發放藥品50余種、300多盒(瓶),不僅如此,他還向州紅十字會申請了67860元的免費藥品,發放給困難百姓。 李永生在工作崗位盡職盡責,為羊拉鄉醫療衛生事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治愈了無數患者的病痛,贏得了全鄉百姓的口碑:“李永生是個好門巴!”(江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