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3日舉行的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上,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王喜良代表省政府作了關于云南省2015年1至7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報告詳細介紹了今年1至7月全省經濟運行和社會發展各項指標完成的情況,總結了成績、分析了問題,并根據當前形勢提出了第四季度工作的努力重點和具體措施。 發展情況有喜有憂 指標增速有快有慢 今年以來,在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曲折、國內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的情況下,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年初人代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各方面工作。 “應該說,通過出臺一系列穩增長措施,著力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和矛盾,目前初步扭轉了主要經濟指標開局困難、增速下滑的不利局面,全省經濟運行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社會事業和重點民生工程扎實穩步推進,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王喜良在報告中總結。 報告顯示,對照年初省人代會通過的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目標,10個主要計劃指標增速有快有慢。 上半年,全省生產總值完成5417.5億元,增長8%,增速比全國高1個百分點;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2990元,增長8.4%,增速比全國高1.7個百分點;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487元,增長11%,增速比全國高2.7個百分點。同時,全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溫和上漲,城鎮登記失業率和節能減排指標等完成情況好于預期。 另一方面,1至7月全省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全省進出口總額等指標增速滯后于年度計劃目標。“目前,隨著各項穩增長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主要經濟指標已呈現小幅回升企穩態勢。”王喜良介紹。 “實現全年預期目標任務還需要付出艱苦努力。”報告指出,目前穩增長壓力不減、形勢依然嚴峻,但保持全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積極因素在匯集、有力條件在增多。 “特別是近期召開的省委九屆十一次會議進一步統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識、提振了信心,只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腳踏實地抓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就能夠確保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和‘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順利實現。”王喜良說。 更高起點謀劃發展 共同拼搏攻堅克難 1至7月,全省經濟運行止跌回升、企穩向好,部分經濟指標雖然滯后于年度計劃目標,但基本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全省改革開放活力增強,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民生保障扎實有力。 報告從以下7個方面總結了今年以來的工作。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今年,我省通過了《中共云南省委關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闖出跨越式發展路子的決定》和任務分工方案,明確了全省發展思路和目標,及時分解了任務、落實了責任。同時,經多方努力,滇中新區獲批、滇中引水工程項目建議書獲批、國家同意“十三五”期間對我省國家高速公路項目給予建安費50%的補助等事關云南長遠發展的重大事項得以解決,將進一步推動云南加快發展。 ——全力以赴穩增長。我省及時出臺穩增長27條政策措施,初步扭轉了經濟增速下滑的不利局面;實施“四個一百”重點項目建設計劃、五大基礎設施網絡2015年建設計劃、滇中城市經濟圈重大建設項目計劃等五大投資計劃;采取政策措施,加大投資拉動力度,加強對實體經濟幫扶解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進一步挖掘消費潛力等。 ——全力推進“五網”建設。召開全省“五網”基礎設施建設動員大會,打響了“五網”建設5年大會戰;滇中引水工程項目、玉墨等多條鐵路項目、厚德水庫等重大項目申報審批成效明顯;昆明樞紐、昆玉鐵路擴能改造項目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設加快推進。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扎實推進云南省“產業建設年”三年行動計劃,著力培育千百億產業及企業;狠抓石化、水電鋁、汽車三大產業規劃的落實,積極發展現代高原特色農業;出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意見,加快推進“互聯網+”行動實施意見等,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統籌推進各項改革。取消投資核準事項13項,下放核準權限事項18項,省發展改革委等10家省級部門的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已向社會公布;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成效明顯,電力體制改革試點方案已上報,有望成為首家國家審批的省份;市場活力和增長潛力不斷釋放,截至7月末,全省新登記注冊內資企業數7.45萬戶,同比增長123%。 ——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出臺了云南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實施方案,勐臘(磨憨)重點開發開放實驗區獲國務院批復;成功舉辦第3屆南博會暨第23屆昆交會、第7屆大湄公河次區域(GMS)經濟走廊論壇等;招商引資取得積極進展,1至7月,全省引進省外到位資金3791.8億元,增長24%。 ——高度重視民生保障。認真落實積極就業政策措施,全省就業形勢保持整體穩定,截至7月末,全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6.7萬人;教育、文化、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等民生投入分別增長21.3%、15.2%、31.1%和26.9%;大力推進扶貧開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目前已下達我省以工代賑、易地扶貧資金6.8億元。 鞏固穩中向好勢頭 完成全年預期目標 “做好今后幾個月工作,事關今年各項目標任務完成,事關 ‘十二五’ 圓滿收官和 ‘十三五’良好開局,事關跨越發展基礎的牢固。”報告在分析我省發展面臨的形勢和困難、總結有利發展的積極因素后,提出要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穩增長作為工作的首要任務,把握好穩增長與調結構的平衡,在改革創新中釋放新紅利,統籌增長、結構、物價、就業、收入、環保多重目標協調發展,鞏固穩中向好勢頭,確保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 下一步,我省將繼續突出抓好以綜合交通為重點的“五網”基礎設施建設,盡快開工滇中城市經濟圈高速公路環道、滇中引水勘察試驗性工程等一批重大項目。主動對接國家“11+6+3+1”重大工程包,爭取我省更多的重大項目進入國家重大工程包。同時,創新投融資機制,拓寬融資渠道、鼓勵社會投資,加快研究制定我省專項建設基金3年滾動投資計劃,爭取更多國家支持。 在產業發展方面,要推動重大產業升級關鍵項目建設,力爭北汽瑞麗汽車基地一期等重大項目年內建成投產,加快昆明鋼鐵集團、云南冶金集團等傳統產業龍頭企業改造升級步伐,加快實施云南“互聯網+”行動計劃,大力發展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努力擴大消費需求是另一工作重點。”報告提出,要實施好養老健康家政、信息、旅游、住房、綠色、教育文化體育等六大領域消費工程,積極培育消費熱點。同時,加大旅游市場整治工作力度,加強市場監督檢查,進一步優化全省消費環境。 另外,我省將繼續推進深化改革。報告提出,年內將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年底前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項目審批,年內實現“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建立規范的政府舉債融資機制;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積極有序發展混合所有制,扎實推進國有資本投資和運營公司改革試點。 報告還圍繞進一步提升開放水平、抓好惠民生各項工作和“十三五”規劃編制等方面提出了努力方向和重點措施。(云南日報 記者 瞿姝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