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胸懷仁愛之心。當過小學老師,如今在州委黨校任教的孫志娟除了在三尺講臺書寫人生外,她胸懷的一顆本真愛心溫暖了貧困兒童、孤兒和單親孩子的心。 竭力幫助小賢找回一顆正常的心臟 在孫志娟的家里,她打開電腦中的一個文件夾,指著照片上一名小男孩說:“能發現他、幫助他,說明我和這個孩子有緣分。”在她的講述中,記者感受了一段人間真情。 2013年,孫志娟被抽調到 “千促”工作隊,來到維西縣維登鄉富川村開展工作。3月8日,“千促”工作組組織村民開展“三八”婦女節慶祝活動,在熱鬧的活動現場一隅,細心的孫志娟看見一男孩蹲在地上獨自玩耍。好奇心驅使她走近男孩,她發現,男孩在地上玩耍一下又休息一下,細看男孩,只見他口唇、指甲青紫,直覺告訴她孩子心臟不好。 活動結束后,孫志娟的心里放不下這個比實際年齡顯得瘦小的男孩。經多方了解她得知,男孩5歲,叫小賢,家住富川村其普村民小組。由于家庭貧困,2010年檢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但一直得不到治療。走進小賢家,一種心酸的感覺涌上孫志娟的心頭:家里的電器是一個電飯煲和一臺黑白電視機,空空的房間里是一個火塘和一張簡易床。房間就是小賢的生活空間,從火塘到房門的幾步距離,小賢往往要歇息兩三次,他很少走出房間。 由于孩子患病,小賢的父母總是要騰出一個人照看,家庭困難的局面無力扭轉。了解小賢和他的家庭后,孫志娟下決心幫助這個不幸的家庭。 當年4月7日,“千促”活動結束后,孫志娟自費帶小賢到維西縣醫院檢查,診斷結果是法樂氏四聯癥(肺動脈瓣狹窄、主動脈騎跨、室間隔缺損、右心室增厚)和房間隔膨出瘤。由于病情嚴重,州內醫院沒有治療條件。為挽救小賢,孫志娟復印了小賢的病情資料,利用各種機會到省紅十字會醫院、昆華醫院等省內各大醫院咨詢,專家的回答都是否定的,認為沒有手術指征。 幫助小賢找回一顆正常的心臟,孫志娟始終沒有放棄。后來她又與西部兒童基金會的專家聯系,把資料傳到四川成都軍區總醫院請專家會診,經反復論證后,該醫院專家認為手術治療有風險但也有治愈的希望,并答應減免70%的治療費。2013年底,孫志娟拿出16000元錢,一部分作為資助款、一部分作為借款幫助小賢的父母帶小賢前往成都接受手術治療,最終小賢康復出院。如今,小賢已經背上書包走進教室,成為一名快樂的小學生。 給貧困兒童親人般的關愛 自從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孫志娟總是用一顆柔軟的心關心貧困孩子。 今年10月17日,位于德欽縣奔子欄鎮的白茫雪山藏文小學的孩子們特別開心,孫志娟用她家的皮卡車運來了衣服、文具、玩具,并由學校老師發放到他們的手里。在這個學校里,大部分孩子是孤兒和被父母遺棄的孩子,他們缺少的就是親人的關愛。 2013年以來,孫志娟和無憂戶外俱樂部等社會團體和愛心人士一起開展關愛貧困孩子愛心行動,向社會募集7-16歲兒童的衣物和圖書、玩具、文具等物資,分發給維西縣維登鄉富川小學、杰素·丹珍孤兒院、奔子欄孤兒院、香格里拉市上江完小等學校和孤兒院的貧困孩子,她自己先后購買3000多元的文具送給孩子們。 “幫助貧困孩子是每個人的責任,我會用自己的努力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孫志娟的臉上展露的是一種快樂而幸福的笑容。(程志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