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楊勇) 作為香德二級路整個工程項目的重點和難點所在,白馬雪山1號、3號隧道的建設一直備受關注。11月28日上午11時28分,從項目指揮部傳來好消息,經過818天的艱苦奮戰,由中鐵十二局承建的香德二級公路五合同段白馬雪山3號隧道導洞順利貫通。 導洞的貫通具有重要意義,將提高主洞作業面,加快主洞建設進度。按照目前工程進度計算,3號隧道全線有望于明年1月底貫通。 據了解,白馬雪山1號、3號隧道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被交通部專家評價為國內同等海拔條件下,長度最長、環境最惡劣、地質條件最復雜、水文條件最復雜、施工難度最大的隧道工程,其中3號隧道主洞全長3951米、平行導洞3980米。3號隧道項目總工程師肖三民說:“該標段屬二次招標,我公司于2013年9月進場,施工面臨諸多問題,一是對原承建單位的工程建設重新進行缺陷整治;二是吸取原單位的施工教訓,在確保工程進度的同時保證施工安全,該隧道地質復雜,巖石破碎易坍塌,而洞內地下水較多,施工難度在國內隧道建設中也少見;三是高原缺氧,由于技術人員和工人來自內地,要適應高海拔作業、高強度工作,對個體是嚴重考驗,尤其是隧道內更為缺氧,只有平原的40%,這種情況還影響機器,不能完全發揮作用,施工報廢率高;四是雪山冬季施工難,有時候一場大雪能把剛建好的工棚埋了,一場大風能把材料吹走,在這種低溫、大風情況下,還要保證施工質量,難度可想而知。” 面對不同于平原隧道施工的難度和挑戰,該項目部通過一年的探索,提出了一統一、兩改變、三調整、兩加強的“1232”高原隧道施工管理新模式,確保工程進度和質量。“一統一”即統一思想,全體施工人員正確認識施工的復雜性、艱難性以及該工程對迪慶的重要意義,增強全體人員的使命感、責任感,決心打贏攻堅戰。“兩改變”即勞務管理模式的改變、科學施工理念的改變。機械設備由項目部統一購買或租賃,材料由項目部統一供應,對工人采取“三同步”原則,即工人住房標準與項目管理人員同步、工人供暖供氧條件與項目部同步、工人工資由項目部同步發放,針對高原隧道施工特殊性,還采取了新的“三調整開挖法”,確保施工安全和進度。“三調整”,即目標調整、方案調整、要素調整。根據實際施工情況,調整每月施工進度,確保在合同期內按時完成。按照遵循客觀、講究科學、嚴格落實的原則,控開挖、快封閉、強支護、勤量測、早閉合、緊襯砌的隧道施工“十八字”方針,制定施工方案。把身體條件好、管理經驗豐富、專業技能和責任感強的人員調整到施工一線,靠前指揮,并按照120%配置作業人員;選用適應高原的機械作業,減輕人工勞動強度。“兩加強”,即加強安全質量管理、加強施工進度管理。 項目經理帥建兵說,雖然后續主洞施工任務依然艱巨,但我們已經攻克了高海拔特長軟弱圍巖隧道施工這一難題,打通了導洞,增加了作業面,根據合同規定2016年2月29日完成3號隧道,按照目前工程進度計算,3號隧道建設有望于明年1月底提前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