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農村基層黨建工作,關鍵是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各項部署和要求。基層黨組織要建立和完善服務機制,發揮好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強化政治引領、致富帶富、改革創新、文化建設、民生服務,成為群眾的領路人和貼心人。 一是提升基層黨組織綜合素質。要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切實解決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中的突出問題。重點解決組織設置不優的問題,加大基層黨組織組建力度,最大限度延伸觸角,擴大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面;著力完善組織功能,抓好村黨組織書記這個關鍵,突出政治素養,不拘一格選好帶頭人,全面提升村主任、副主任和小組長的整體素質,注重培養并發揮好大學生村官的作用。要組織學習貫徹中央八項規定、《黨章》和《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提高馬列主義素養、政治思想和業務素質,先人一步了解掌握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路線,特別是要學習貫徹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省委、州委、縣(市)委重要會議精神,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專題教育為載體,查找“四風”方面問題,著力解決有的黨員理想信念不夠堅定,有的黨員對黨的農業、農村工作、民族宗教政策掌握得不全面,有的缺乏科技知識,有的缺少致富本領,有的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等問題,營造風清氣正的農村政治生態。 二是建立和完善服務機制。要強化依法治理意識,針對問題進行整改和建章立制,建立和完善服務機制,靠制度管人管事。要狠抓“兩委”班子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制定完備的規章制度,推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制度化、規范化,進一步增強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結對部門、第一書記、駐村干部要落實責任,建立臺賬制度、銷號制度、問責制度,切實解決鄉村服務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如建立黨組織領導下的村務監督委員會,加強村務決策、村務公開、“三資”管理等工作的監督,繼續抓好“四議兩公開”、黨務村務公開、村務聯席會議等制度落實,促進基層治理法治化。 三是發揮領路和貼心人的作用。基層黨組織要切實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注重訪民情查民意,按照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要求,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強化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利益作為第一目標,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重點,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追求,千方百計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具體工作中,當好群眾信訪代理員,當群眾遇到矛盾糾紛或疑難問題時,代理群眾向上級反映訴求,并在第一時間、第一地點做工作,及時妥善化解或幫助解決,避免小矛盾釀成大問題,初級訪演化成群體訪、越級訪和重復訪,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鎮)、矛盾不上交,在農村一線筑起維穩工作的“防火墻”,打牢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 要當好經濟發展領航員,基層黨組織要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注重加強農民教育,宣傳貫徹黨的強農、富農、惠農政策,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和創業能力,科學制定村級發展規劃,培育特色產業,協調幫扶資金,引進致富項目,提供市場信息,有效推動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切實發揮領路和貼心人作用。(張錦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