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改革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也難以一任完成,需要一屆接著一屆干,才能久久為功。然而,有些地方出現“一任領導一套規劃”的怪象,熱衷重起爐灶。 現象:一任領導一套規劃 中部某市,“工業興市”是現任市委書記提出的核心戰略,但對當地人來說,這個說法并不新鮮。原來,上上任市委書記就提出過“工業興市”,不過他一屆任期未滿就調走了;上任市委書記接任后,就變成了“旅游興市”戰略。2011年8月,現任市委書記到任后,又重新變回了“工業興市”。當地市民很無奈:“三天兩頭變,啥都沒搞好。”“領導干幾年就調走了,誰知道下一任又有什么新提法?” 這并不是孤例。這樣的事或類似的事,在其他有些地方也或多或少存在著。 東北某市,2006年該市第八屆黨代會明確提出全力實施“一主四化”戰略,并明確“加快打造冶金業、汽車工業、農產品加工業和礦產資源深加工業四大支柱”。2008年2月,新任市委書記到任后,將四大支柱產業中的汽車工業改為裝備制造業,將礦產資源深加工業變成了文化旅游業。2011年6月,該市第九屆黨代會只字不提“一主四化”戰略,換了一套新戰略。 后果:貽誤改革影響發展 “一任領導一套規劃”,破壞了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容易貽誤機遇、影響發展、造成爛尾。 東部某縣是歷史文化名城,幾年前,時任市委書記決定依托該縣打造一塊新城區,并逐漸把地級市政府機關遷建到新址。新區建設推進速度不慢,可是市委書記卻被調走了。新的市委書記不認同以前的思路和規劃,叫停了新區建設。新書記要在地級市城區另辟一塊土地打造新城區。于是,上一任書記規劃的新區建設就成了爛尾工程,至今還欠著幾個億的債,不斷有單位和群眾上門“討債”。 該市的經歷也不是孤例。有些城市,一屆一個規劃,這邊新城還沒啥人氣、基本空著,那邊又開始大興土木、大拆大建;一些地方,一任一個思路,舊產能還沒消化,新項目已經引進,“東一榔頭西一棒子”,難以出實效。 原因:眼睛盯著任期政績 政策“翻燒餅”,產業“走馬燈”。為何會出現“一任領導一套規劃”? 不正確的政績觀作祟是重要原因。比如,追求“任期政績”。部分領導干部認為,“任期政績”才是“算在自己頭上”的政治資本,“接續前任的規劃豈不為他人作了嫁衣”?這種錯誤政績觀,讓一些領導干部“新官不理舊事”,為了出政績千方百計要自己另搞一套。 “一些領導當了‘一把手’,就怕干部群眾說自己沒思路、沒政績、沒魄力,因此就要想方設法打造全新的樣板工程,另起爐灶成了常事。這也是很多規劃和決策為什么短命的原因。”東部某縣的一位負責人說。 還有決策不科學的因素。目前在一些地方,科學決策機制的建立還停留在口頭上。有領導坦言,專家決策、民主決策等,在一些地方形同虛設,“張書記來了種梨、李書記來了種桃”的“翻燒餅”現象時有發生。(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