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香格里拉人都有一個共同點:散步喜歡龍潭路,郊游喜歡環湖路。然而,近年來,每一次與城內河流的接近都是令人傷感的,龍潭河里的垃圾、納赤河的污濁,還有納帕海承載的人為污染……很多時候,那種對水的親切感就會被失望和沮喪所代替,彌漫成對整個城市文明的失望和哀傷。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類文明之源,逐水而居的天性,讓人類最璀璨的文明之城,幾乎無一例外地選擇了大水好水之地生根、發育、生長、壯大而來。香格里拉亦是生長于水和濕地之上的,這不僅是夜晚時分,月亮、波濤、燈火和視角給人制造的一個短暫的錯覺,而是一種香格里拉和水和濕地之間隱秘關聯的真相。在香格里拉境內,納赤河、奶子河、龍潭河、達浪河、共比河等10余條河流經草原注入納帕海,經過納帕海凈化后經天然落水洞從尼西湯滿流出,匯入金沙江。也就是說,長期以來,城內河流和納帕海這塊濕地接納的幾乎是大部分香格里拉城區制造的各類生活廢水乃至垃圾。這個艱苦卓絕的香格里拉城市的腎臟,日夜不息地幫助已經超負荷的湖水滯留沉積物、有毒物、營養物。以遭受這座城市荼毒的方式凈化和養活著這座城市乃至長江上游的生態環境。 良好的文明,是以人和環境友好和諧的關系為標志的。城區河流的污染、濕地的萎縮像一片傷疤和暗疾,形象地提示著現代城市文明骨子里的巨大缺陷。 幸好,這種缺陷是可以治療的。世界上許多工業時代被污染的水域,泰晤士河、多瑙河及其水域,都經過努力,重見清波。這是現代文明的一種力量,也是現代文明對自身缺陷的一種自我修補和救贖。 近年來,一系列環境治理行動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進行,納帕海一度令人觸目驚心的挖砂采石現象被制止了,挖海泥的現象絕跡了,偷獵捕魚的人少了…… 大規模的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生態建設, “三河”治理、污水處理、濕地修復……一個個環境治理工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進行,并且取得了成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龍潭河、納赤河、奶子河治理項目與截污管網改造大大減少了污染,以前臭氣沖天的河流如今狀況大大改善,河邊栽種的多樣樹木、建設的亭臺樓榭構建起了宜居氛圍。無論清晨還是黃昏,在龍潭河、納赤河邊,環湖路上散步、玩耍的人絡繹不絕。奇妙的是——水清凈則人清靜,這些時候,從河邊經過的人們臉上堆砌的不再是從前的焦慮和煩躁,而是一種滿足與從容,言行舉止都洋溢著對自己與未來的信心。最令人感到驚喜的是,經相關部門檢測,經納帕海落水洞流出的尼西湯滿河水質達標,完全可以直接飲用。 香格里拉水環境整治的成效,帶來的不僅是環境更美,還讓民心更順、士氣更足。繼續保持那么一股拼勁、韌勁和干勁,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深入推進環境綜合整治,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的規范化、法制化、精細化和長效化水平,香格里拉必定能實現城市環境更加整潔、有序、亮麗和宜居的目標,以更優更美的姿態展示香格里拉的“天生麗質”。(楊翠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