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通訊員 墨中玉) 近日,投資90余萬元的維西縣葉枝鎮同樂傈僳族村寨室外消火栓系統投入使用。 根據《云南省公安消防總隊云南省文物局關于實施云南省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一項一策”的通知》《云南省歷史文化名城(鎮村街)及傳統村落消防安全建設標準》等文件精神,文化、消防部門和維西縣葉枝鎮政府共同建設同樂傈僳族村寨消防設施。室外消火栓系統建設了1個300立方米高位消防水池,29個消火栓,配備消火栓箱和消防器材,在傈僳族文化展覽館配備40具滅火器。 同時,整合資源,組建了由護村隊組成的10人消防志愿隊,掌握29個消火栓布局情況,定期開展消防巡查和防火檢查,檢查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消防設施、器材是否在位、完整;電氣線路是否穿管;“三堆”的堆放是否保持安全距離等內容。 消防部門選派業務骨干對同樂村民進行不定期教育培訓,講解農村消防安全、室外消火栓系統和滅火器使用知識。目前,已組織2期培訓,發放宣傳資料200余份,張貼宣傳資料10余份,營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 資料鏈接:維西縣葉枝鎮同樂傈僳族村寨,129戶586人。地處瀾滄江東岸高半山區,屬橫斷山脈云嶺河谷地帶,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阿遲目刮”的發源地。同樂傈僳族村寨建房布局保持了傳統風貌,典型建筑井干式木楞房占全寨房屋的98%以上,具有傈僳族民居的代表性特點。2006年5月,同樂村被省政府列為省級傈僳族傳統文化保護區,2012年4月,被省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屬于維西縣傳統村落的代表,是全州農村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