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格里拉網昆明電 (記者 楊勇) 記者從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迪慶代表團負責代表議案、建議收集的工作人員處獲悉,截至1月27日中午12點,我州代表團代表共向大會提交8件建議,內容包括交通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扶持特色產業發展等。 交通方面,代表建議將香稻高速公路納入國家和省“十三五”規劃,該路作為我州“一干四縱三連結十六通道”中的一條重要出省通道,起于香格里拉,止于稻城亞丁,并向昌都、林芝、拉薩方向延伸,對于打造大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圈和世界生態文化遺產黃金旅游線“,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進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推動香玉公路的建設。作為香格里拉 “一干三環六通道”中旅游東環線(城區—雙橋—三壩—虎跳峽),也是《迪慶州“十二五”綜合交通規劃(2010~2015)》省干線公路建設計劃的重要項目之一,同時也是《中國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區總體規劃(2007~2020)》基礎設施規劃部分迪慶州兩條旅游交通環線之一。該項目向北通過香鄉公路連接四川鄉城,向西北連接國道214線可達西藏,向南經虎跳峽景區公路連接麗江等地,經大具金沙江大橋可以直達玉龍縣大具鄉。 加快推進香格里拉至維西(塔城)段二級公路項目的建議。該公路沿線旅游資源豐富,也是連接瀾滄江、怒江等旅游路線的重要通道,對促進“三江并流”區各族群眾之間的經貿往來及文化交流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生態方面主要為“十三五”期間在我州實施供暖項目的建議。代表認為,全州屬低緯度高海拔地區,長冬無夏,冬季十分寒冷,歷年極端最低溫度接近-30℃,需采暖期長達176天。 多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我州相繼實施了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等生態建設工程,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作為我國嚴寒地區少有的沒有供暖設施的區域,當地農牧民和城鎮居民祖祖輩輩靠燒木柴生火取暖的現狀未能得到根本改變。初步統計,全州現有居民100814戶,按每年每戶居民消耗木材一卡車(約15立方米)計算,全州一年的薪炭柴消耗達到151.2萬立方米,加之迪慶地處高原地區,植物生長緩慢、周期長、植被恢復難度大。長此以往,將會對金沙江、瀾滄江上游的生態環境及森林資源帶來嚴重破壞,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和有害氣體排放,給云南藏區群眾的生存環境和大氣環境帶來極大的影響,嚴重威脅國家西南綠色生態屏障安全,給國家長江經濟帶和我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戰略的實施帶來嚴重影響,建議將云南藏區供暖項目列入國家和省“十三五”規劃予以支持并早日開工,加快實施以麗江至迪慶兩縣一市一區天然氣輸送管道工程和供暖站及其配套設施建設為主要內容,以天然氣、電能及太陽能三種能源互補,以集中和分散供暖相結合,確保我州建設全國藏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目標實現。 產業發展方面,我州代表建議省委、省政府盡快制定并實施全省“雙創”工作實施意見,在此基礎上,有關部門制定以“雙創”為新引擎,推動民族地區特色經濟發展的工作方案。重點要推動聯動創新,立足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的有機結合,推動科技、產業、金融之間的深度融合,服務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指導民族地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開展。推動“互聯網+民族特色經濟”。在茶葉、花卉、藥材、野生菌等高附加值農產品范圍內進行電商試點。用龍頭企業、明星企業帶動區域乃至行業發展。提高農村對于互聯網的接受程度,同時,帶動相關產業升級,促進并帶動區域和行業發展。進一步向種養殖大戶、農資二代、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村主體普及互聯網和電商知識,創造條件讓他們獲得實惠和好處,起到示范效應,促進新型農村主體帶動農村居民整體的互聯網意識和觀念的轉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