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施學群 明亮的廚房、干凈的客廳,張玉蓮家的新居早已代替了往日租住的平房,生活充滿了希望。不足百元的月租,就圓了她全家人的住房夢。張玉蓮覺得,這是從“地下”一下子到“天上”的喜事。在我州,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廉租房、公租房等住房保障方式實現了居者有其屋。 張玉蓮家住在香巴拉小鎮廉租房里。據介紹,她們一家10多年前到縣城打工,攢錢買房子對他們來說,是很難實現的夢想。原先一直租房子住,直到2011年7月,他們家獲得入住廉租房的資格,享受到政府的好政策,擁有了夢寐以求的家。 “十二五”期間,我州始終把改善群眾居住條件作為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產發展的根本目的,通過努力,全州已基本形成保障性安居工程體系,切實解決了城鎮住房困難群體的住房問題。 “十二五”期間,全州共實施保障性住房12905套,竣工6866套,已安排入住5772套,保障人群達5萬人。2014年,完成城市棚戶區改造5774戶,2015年,全州城市棚戶區改造開工1750戶。目前,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保障人群達2.9萬人,農村危房改造覆蓋全州各縣(市)區27390戶,覆蓋群體達9萬余人,全州住房保障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不斷提高,多數城鄉居民實現了“住有所居”。? 抓好分配管理 依據保障性安居工程相關政策指導,抓制度建設、抓分配管理,州直、各縣(市)、區均設立辦理服務廳、服務電話,安排專職人員負責保障性住房配租的報名、申請登記、初審、公示、抽簽、安排入住等環節工作,積極與物業公司洽談,委托做好入住后小區的各項管理工作。對符合承租廉租住房和公租住房對象,按照申請、審核、輪候、公示、分配程序,分批分次分配入住。州直、各縣(市)、區嚴格租金標準和程序,規范租金管理,收取的租金按照收支兩條線嚴格管理。 另外,我州以實物配租和發放租賃補貼兩種渠道解決城鎮低收入群體住房困難問題,采取新建、回購等方式,加快廉租房建設進度,逐步把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范圍由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擴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 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近年來,州人民政府制定出臺了《迪慶州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試行)》《迪慶州城鎮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租金標準》《迪慶州城鎮廉租住房分配和管理工作實施意見》《迪慶州州級學校周轉房管理辦法》《做好迪慶州保障性住房先租后售工作的指導意見》,對保障性住房建設模式、保障范圍、分配管理、審核程序、監督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的政策支撐體系初步形成。? 多措并舉實現“住有所居”夢 為實現群眾“住有所居”的愿望,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多渠道、多途徑籌集建設資金;各部門配合有力,認真落實保障性住房建設中土地、稅費、分配各項政策,嚴格控制建設標準,注重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相結合,從2012年開始,在州級保障性住房小區實行“兩房并軌”建設,實施統一建設、統一管理,保障性住房建設效率得到提升,促進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障性住房建設已成為拉動全州城市投資的重要內容,同時,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增加了住房有效供應,推動了多層次住房供應體系的形成,為拉動內需、擴大就業、調控房地產市場、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覆蓋范圍不斷擴大 州、縣(市)各級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居住需求,采取發放住房貨幣補貼、提供保障性住房實物配租、對農村困難群體住房進行改造等多種方式,減輕了困難家庭的租房、購房或改善居住條件的負擔,使城市和農村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切實得到解決或緩解,全州住房保障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不斷提高,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通過公共租賃住房、廉租房、城市棚戶區改造的實施,使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條件大幅改善。特別是2013年以來,州人民政府采取“降低門檻、擴大保障覆蓋范圍”的措施,將城鎮保障性住房面向城鎮戶籍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新就業無房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等城鎮新增常住人口提供住房保障。 從2010年起,我州創新思路,對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項目進行了布局優化和調整,先后在集中辦學片區、鄉鎮中心學校、衛生院、計生服務站等領域實施了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建設基層干部職工的周轉住房。全州累計實施4957套周轉房,建筑面積達271717平方米,受益群體達14871人,解決了基層衛生、計生和鄉鎮干部職工的住房困難問題。 在五境鄉小學任教多年的曾潤龍老師說:“過去,學校只給職工分配給一個房間,一家三口住在一起,很擁擠,2011年起,學校蓋了周轉房,每套有兩室一廳一廚一衛,住房功能齊全,條件改善了很多。”? 有序推進災后重建 “十二五”期間,我州遭受了“8·28”“8·31”地震和“1·11”獨克宗古城火災,大量民居受災,甚至損毀,在中央、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各級各部門與受災群眾團結一心、攻堅克難,積極開展恢復重建行動。住建部門及時形成《迪慶“8·28”“8·31”地震災區應急排查鑒定評估報告》并上報災后恢復重建規劃項目;編制下發《迪慶州“8·28”“8·31”地震災后民房恢復重建技術導則》《加固修繕通用圖集》,全面編制完成《香格里拉縣獨克宗古城“1·11”火災恢復重建規劃》。截至2015年12月,落實地震恢復重建民房拆除重建資金2505萬元、3340戶,修繕加固資金2407.8萬元、12039戶,古城基礎設施補助資金1000萬元、古城火災重災戶補助資金407萬元、185戶;落實到位省住建廳古城基礎設施建設資金850萬元。目前,“8·28”“8·31”地震和古城火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已接近尾聲,重建后的區域,居住條件和環境都得到極大的改善和提升。 下一步,我州將通過住房保障“十三五”規劃,以城市棚戶區改造等方式增加住房保障房源,著力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