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7日,迪慶州召開“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美麗迪慶”行動動員大會后,全州各級各部門積極投身環境整治,全面推動迪慶環境實現大轉變、大提升,切實改善迪慶發展、旅游、人居“三大環境”,進一步鞏固迪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的良好局面。 香格里拉市:始終把保護好香格里拉品牌挺在最前面 香格里拉市12個專項工作組根據總體部署,制定工作方案。該市始終把保護好香格里拉品牌和生態環境挺在最前面,實施了城市道路改造提升、污水排放治理、公廁改造、增設旅游標示標牌、城區智能監控系統、城區停車位劃線及規范管理、城區交通隔離欄建設、綠化美化亮化等基礎建設,集中開展了國道214沿線和景點景區廣告牌匾整治和規范設置,建立了城鄉環境衛生包保責任制,啟動了省級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研究出臺了《214沿線及重要景區景點廊道風貌控制管理辦法》《環境綜合整治問責辦法》《香格里拉市處理矛盾糾紛“4+1”工作法實施細則》等制度,市領導小組適時召開推進會,專題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新問題和新困難,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推進順利、有序。 經過一年的持續整治,香格里拉市城市公共功能提升和園林綠化建設成效明顯,城鄉市容環境衛生整治形成長效機制,城區主次干道清掃覆蓋面達100%。完善了旅游聯合整治機制,旅游服務質量明顯提升,旅游市場秩序明顯好轉。推進依法行政,清理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26項,完善行政便民服務體系建設,深入開展網上審批工作,網上大廳“一個頁面五個系統”均已完成初步建設,全市涉及行政審批的30個部門共計在云南省政務審批服務平臺錄入事項380項,三級辦理深度達到37.4 %。對國道214線(松園橋至虎跳峽段)開展了非公路交通標志和公路沿線非法采石場取締工作,簽訂《公路路政管理門前三包責任書》美化了道路通行環境。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根本,圍繞提升公民思想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持續開展群眾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市民社會公德、城市守信意識明顯增強。強化寺廟日常管理,寺院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下一步,該市將把環境綜合整治引向法制化,由集中整治向長效整治轉變,由人治向法治轉變。把環境綜合整治引入生態文明建設,把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挺在規劃的最前面,保護好香格里拉的生態環境。 德欽縣:羊年轉山管控服務與環境綜合整治有機結合 一年來,德欽縣把環境綜合整治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以全面深化改革、羊年轉山管控服務、“千促”活動、全省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推進會、“十三五”規劃編制等為契機,緊緊抓住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堅持標本兼治、重拳整治、依法整治,全縣城鄉面貌、人居環境和發展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經濟社會發展質量不斷提升。 該縣通過新建濱河東路、硬化八子沖和省屬區道路、治理縣城破損路面、增設停車場、規范農貿市場管理等措施,有效緩解了城市擁堵現象。采取對主要街道路口公廁改建、規范城區店鋪招牌、增加縣城主次干道道路標示牌、搭建城區環衛工人愛心驛站和城區垃圾收集房等措施,城市衛生環境明顯好轉,基礎設施和配套功能日趨完善。通過實施城區綠化擴建項目,伏龍橋至奔子欄、霧濃頂至飛來寺國道綠化工程,大力整治垃圾亂堆、雜物亂放、道路不暢、路燈不亮、衛生狀況差等“臟、亂、差”問題,全縣生態環境更加優美。把羊年轉山管控服務與環境綜合整治有機結合、有效對接,抽調干部385人,設立10個專項小組、7個卡口檢查站和12個綜合服務站,將環境綜合整治貫穿服務工作全過程,和諧大局得到持續鞏固。健全縣、鄉、村三級便民服務體系,切實解決好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服務群眾機制日趨完善。結合“千促”活動、精準扶貧工作,廣泛開展送政策理論下鄉活動,深入村寨、農戶、寺院、僧尼,廣泛宣傳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深化“反對分裂、維護穩定、促進發展”、“三個離不開”、新舊藏區對比等主題教育,進一步筑牢“身在邊疆,內心向北”的思想基礎。 結合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省委藏區工作會議精神和“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在認真總結過去一年工作的基礎上,德欽縣決定開展“扮靚德欽”5年行動計劃,持續發力新一輪整治。全力加快“小康德欽、平安德欽、生態德欽、開放德欽、人文德欽、團結德欽”“六個德欽”建設,著力構建全縣各族群眾共有的“富裕家園、和諧家園、綠色家園、幸福家園、精神家園、和睦家園”“六個家園”,譜寫“人居場所村容美、生態建設環境美、綠色經濟產業美、民族文化風情美、公共服務生活美、民主管理和諧美”的“六美”“中國夢”德欽篇章。 維西縣:堅持“四個全覆蓋” 全州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啟動后,維西縣根據人口多、基礎薄弱的縣情實際,在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中著力強化工作措施,由縣級分管領導擔任各專項行動組長,按照接受任務不講條件、解決問題不講困難、推進工作全力以赴的要求,實行包干負責制,把相關工作職責分解落實到人,形成全縣一盤棋、上下一條心的工作格局。 該縣盯住農村環境衛生整治這個重點和難點,全縣共建垃圾池1260個,簡易焚燒池9300個,做到公共垃圾不出組,農戶垃圾不出戶,垃圾就近就地處理,徹底治理農村“臟、亂、差”現象,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成效明顯。 出臺《城市道路臨時停車位劃定及收費管理實施方案》《縣城戶外廣告管理辦法》《“領導包片”“單位包點”的市容環衛管理制度》等制度和辦法,城區環衛保潔作業實現網格化管理,城市新增綠化面積96690.80平方米,完成綠化帶圍欄建設2042米,城區交通擁堵現象明顯好轉,縣城環境大變樣。 著力構建以縣政務服務中心為龍頭、鄉(鎮)為民服務中心為主體、村(社區)為民服務站為基礎、村民小組為民服務中心戶為延伸的四級為民服務體系,著力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 以打造“軟實力”優化“軟環境”為抓手,以抓實作風轉變、提升服務質量、優化投資環境為主要內容,為著力解決黨員干部紀律意識不強、工作效率不高、依法行政不嚴、執行能力不強、干群關系不密切等問題,行政效能得到提升。 建立督促檢查和獎懲制度,不斷加大對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的督促檢查力度,將環境綜合整治納入村規民約,用制度管人管事,規范行為習慣,著力構建了依法整治的新格局。下階段,維西縣將進一步堅持依法治理全覆蓋、宣傳全覆蓋、責任全覆蓋、體制機制全覆蓋,切實改善維西發展、人居、生態、旅游“四大”環境,夯實保障維西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宗教和諧的環境基石。 開發區:以“四區”建設 塑造“窗口”形象 作為全州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和對外開放的“窗口”城市,開發區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以全力推進工業經濟核心區、龍頭企業集聚區、休閑康體度假區、開放和諧示范區 “四區”建設為目標,以“環境提升年”為抓手,著力打造優質投資環境、構建優美人居環境、塑造良好“窗口”形象,“環境興區”發展戰略在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中得到強勢推進。 專項整治行動中,該區不貪大、不計小,堅持點對點推進環境綜合整治。在改善農村環境、促進農民增收的同時,全力促進美麗鄉村游、生態觀光游、田園休閑游等相關旅游產業融合協調發展,開發區特殊的區位及氣候優勢得到充分利用和發揮。通過新建農村生活垃圾焚燒池、配置垃圾桶、新建露天停車場、改造和新建公廁、改造人行道、規范集貿市場管理等措施,城市服務功能和承載能力得到明顯提升。通過簽訂“門前五包”責任書、建立“單位包點”衛生大掃除長效機制、出臺《迪慶香格里拉經濟開發區市容市貌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辦法,市容市貌發生了大變樣。 講分工、重聯動,堅持硬碰硬推進環境綜合整治。該區堅持“以商招商、以企引企、抱團發展”的招商理念,通過打造“進得來、留得住、有發展”的投資洼地,全面落實行政審批網上服務功能,有效提升招商引資服務能力;各部門之間,政企雙方之間實行既分工又聯動工作機制,創建了優質的投資環境,招商引資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年引進州外實際到位資金76877萬元。 轉作風、樹形象,堅持心貼心推進環境綜合整治。通過開展強化制度建設、厘清權力清單、組織開展“開門納諫誠請監督”政風行風民主評議活動等工作,打造出一支作風優良、緊密團結、干事創業的干部隊伍,彰顯出開發區建設參與者、組織者、推動者的本色。(香格里拉網記者 和啟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