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過年,圖的就是團圓。 大年初三晚上,伴隨著燒烤的香氣,或喝著鹽巴茶或喝著小舅珍藏的好酒,記者一大家子人圍坐在火爐旁,就拉開了家常。 “過完年,我就要做大規模了,你們幾個小的要幫我在微信上多拉點客源。”已有七分醉意的小舅率先向大家講起了自己新一年的打算,也給我們幾個晚輩下達了任務。經過多年的打拼,在老家經營核桃、木耳等土特產品的小舅如今生意越做越大,辦起了加工廠,產品遠銷內地多個大城市。今年,他瞄準市場行情,準備進購一批加工設備進行深加工和產品包裝,并在微信和淘寶等交易平臺上進行銷售。“現在政策好,縣里、鄉里都很支持我,我們是一家人,你們更應該幫我了,多在微信上幫我發一下產品圖片,提高一下工廠的知名度。”“好的,你照了照片發給我,我幫你轉發”,小舅的話剛說完便得到了大家的回應,紛紛保證一定完成任務。 氣氛溫馨,平常不愛說話的大姨夫也開了腔:“現在政策好、生活好,我們這些老一輩的吃穿看病都不愁,什么都不用你們操心。”“就是就是,你們年輕人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就行,不要一天吵來吵去的,不要賭博喝酒,不要老是讓父母擔心。”聽到大姨夫的話,平常話多的二姨媽接過話頭,便一發不可收拾了。二姨媽話雖多,但話中的意思卻就圍著幾個方面轉:一是叮囑小輩認真工作,二是希望大家和和睦睦,最最重要的是她家年過完后,要蓋新房,她心里高興想與大家一同分享。家住農村的二姨媽對如今的好政策感受最深:以前,她最怕家人生病,一場大病下來全家人一年的收入所剩無幾,甚至要四處借錢。如今,加入了新農合,最高可以報銷70%多,她再也不用為看病的事情發愁。這不,手里有了余錢的她準備再蓋一間平房,開個小賣鋪做點小生意。“現在政策好了,日子不像以前那么緊緊巴巴的,你們幾個娃娃不讓我操心就可以了。” “我們打算過幾天出去旅游”“我打算年后再買一輛車”“我要好好看書考試,早日找到工作上班”“我想開個店”……爐子的柴火湊了又湊,大家一個接一個都把自己的心里話說了遍,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有了好政策,生活不用愁! (郜鵬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