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窮山窩 成就“三新夢” “我不知道我們的祖先什么時候搬進崇山峻嶺中,更不知道他們為什么將家安在這石巖子坡坡上,我只知道從小記得我們這里的人就愁吃愁穿,上學難、就醫難。”阿貢瑪村民和新忠說。 阿貢瑪是維西縣塔城鎮海尼村的一個村民小組,只有14戶人家。盡管只有14戶人家,但居住卻十分分散。村子散落在向西的石巖子坡坡上,只要有一個小山窩就居住著一戶人家,每家人的宅基地還不足三分,房屋多為人畜共居的杈杈房。戶與戶之間的交通是盤旋在山巖上的羊腸小道。 “三年前,我們來到這里,群眾生產生活上的困難讓我們心里一陣陣發酸。群眾說,就地脫貧無望,希望政府幫助他們搬出這窮窩窩。”塔城鎮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張峻忠說,“一晃三年過去了,阿貢瑪易地搬遷精準扶貧工程實施了,群眾的愿望即將實現。” 與阿貢瑪村民小組相鄰的財加洛村民小組跟阿貢瑪的情況一樣。這個小村子有10戶人家,同樣想盡早搬出窮山窩。 從窮山窩搬進安樂窩的愿望很美好,但要把美好愿望變成現實著實不容易。 移民新村建在哪里?土地如何落實?建設資金怎么籌措?新產業如何培育?一系列問題擺在鎮黨委、政府面前。 鎮黨委、政府與村干部一道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實地查勘,科學制定移民新村建設規劃,并召開群眾大會表決通過。群眾積極性一旦調動起來就沒有過不去的坎。移民新村的建設地點、建設規劃出來后,阿貢瑪、財加洛兩個村民小組的干部拿出土地調配方案,召開群眾大會表決通過,很快解決了移民新村建設用地問題。 “政府投入這么多的錢幫助我們建設新家園,我們不能無動于衷,我們能自己動手做的盡量自己做,自己能出的錢盡量自己出。盡早建成新家園,盡早搬進新家,盡早過上新生活。”阿貢瑪村民小組長和衛才的話表達了群眾的心聲。 正如和衛才所說的一樣,兩個組的群眾都同意了資金籌措方案,資金問題解決了,工程啟動了。 按照建設規劃,移民新村將通水、通電、通廣播電視、通公路、通移動電話,實現有安居房、有脫貧產業、有文化活動場所、有支部活動室目標。 “這里的群眾很勤勞,搬進移民新村后,他們將實‘三新夢想’即將成為現實。”張俊忠說。 張俊忠所說的“三新夢想”就是新房、新村、新生活。 像阿貢瑪和財加洛群眾一樣,塔城鎮就地脫貧無望的群眾在實施精準脫貧易地搬遷工程中將在明年3月前實現“三新夢想。”塔城鎮鎮長馬國杰告訴記者,塔城鎮12個精準扶貧易地搬遷工程涉及農戶485戶、1939人,占塔城鎮農村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目前,易地搬遷工程穩步推進,群眾積極性很高。(楊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