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義 “沒有農村產業為支撐,群眾致富就沒有希望。”近日,記者在香格里拉市三壩鄉采訪時,鄉長和麗華說。 近年來,三壩鄉把產業結構調整作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突破口,結合實際,大力培育優勢產業,按照“以核桃、花椒、油橄欖、青刺果、火龍果種植為主導產業,同時探索發展貢菜、油牡丹等新產品種植,不斷推進現有產業品種改良,實現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的產業規劃,在哈巴村發展核桃、花椒產業,在東壩一村發展油橄欖產業。形成了白地、瓦刷、東壩以油橄欖、油牡丹為主,江邊村以油橄欖、火龍果種植為主,安南村以種植藥材為主的產業發展格局。? 中藥材種植帶動增收? 在安南村大羊場和瓦廠等村民小組,記者看到很多田地里,種植了重樓、秦艽等藥材。 據村民介紹,村里的致富能手羅國富在村里成立了種養殖合作社,積極引導村民走“基地+農戶+市場”的新型發展路子,帶動了一方群眾的致富增收。 瓦廠村民小組村民羅文東說,種植藥材有力地帶動了群眾的致富增收,去年他家種植藥材收入8000元左右。? 花椒樹和核桃樹成為致富樹? 三壩鄉哈巴村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 大面積種植經濟林木,產業結構調整走出特色之路,成為全縣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典范。 哈巴村土壤、氣候非常適合種植花椒。由于近年來花椒價格上漲,種花椒收入不斷增加,村民種植花椒的積極性高漲,田間地頭、房前屋后只要有空地,他們就種上花椒樹。據了解,目前哈巴村花椒種植面積達2000畝,其中成片的有900畝。 該村村委會主任段海勝說:“目前,全村花椒種植已具備一定規模,今后還將繼續擴大種植規模,爭取達到人均擁有一畝花椒林、100株花椒的目標,加快椒農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核桃作為農民增收的傳統產業,哈巴村一直把核桃規模發展作為破解“三農”問題的一個抓手,經過多年探索“政府引導、部門幫扶、農民參與、齊抓共管”的發展模式,核桃產業在哈巴村已取得長足發展。 目前,該村核桃種植面積上千畝,人均擁有核桃樹10棵以上,每年核桃產量高達30萬斤,人均增收近千元,核桃產業的效益日漸顯現。? 油橄欖火龍果在江邊村落腳? 江邊村海拔落差較大,屬干熱河谷氣候,氣溫高,水分少,缺水一直以來是困擾該村的主要問題。從去年開始,鄉黨委政府結合實際,把火龍果和油橄欖定為江邊村重點培育的經濟作物。 目前,江邊村已建成4畝火龍果試種植基地,并有望于明年掛果。另外,根據氣候條件以及該村荒山荒坡較多的實際,在該村推廣種植油橄欖。目前,江邊村已成功試種油橄欖,并與新村三個村民小組簽訂了荒山荒坡租地協議,下一步準備種植550畝油橄欖。? 到目前,三壩鄉培育發展了核桃、花椒、油橄欖、油牡丹、白芨、滇重樓等一批特色突出、優勢明顯的特色產業。全鄉種植核桃20000余畝、花椒30000余畝、油牡丹2223畝、白芨234畝、附子305畝、油橄欖2400畝、重樓146.865畝,產業結構趨向合理,效益不斷凸顯。 和麗華說,下一步,該鄉將以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為總抓手,做大地方特色優勢產業,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進一步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