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中國農業銀行迪慶分行 多年來,中國農業銀行迪慶分行結合自身金融業務特點,緊緊圍繞迪慶州委、州政府的經濟戰略指導意見,緊扣地區差異和地方特色,面向“三農”,整體改革,變壓力為動力,勇挑重擔,敢擔責任。農行在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時迪慶農行自身也得到了發展壯大。 中國農業銀行迪慶分行辦工大樓。 一、回報社會,敢擔責任,回望迪慶農行五年發展歲月 2011年至2015年,世界金融形勢多變,美國次貸危機,全球物價此漲彼落。國內宏觀調控頻次增多,在控制房地產物價水平的同時,對過剩產能實施全面調整,結構優化。五年來,面對錯綜復雜、競爭激烈和極度困難的發展環境,農行迪慶分行黨委在省分行黨委,迪慶州委、州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州人民銀行和州銀監分局的窗口指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省分行每年年初工作會議精神,積極應對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和激烈的同業市場競爭,積極服務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依法治行、從嚴治行意識,努力擴優勢、補短板、強基礎、控風險,加強黨建和隊伍建設,業務經營保持平穩發展。 (一)不斷擴大資金實力,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農行迪慶分行各項存款五年穩步增長。2010年末農行迪慶分行各項存款余額為372,334萬元,2015年末各項存款余額為612,538萬元,五年增加240,204萬元,增長64.51%。與本地工農中建四行比較:農行迪慶分行人民幣各項存款存量市場占比37.91%,市場份額排名保持第一位。外幣存款市場份額排名第一位。 (二)堅持貸款投放有力有序,保持五年長期最高存貸比率,全面擔負迪慶社會經濟發展重任。2010年末農行迪慶分行各項貸款余額為341,708萬元,2015年各項貸款余額460,006萬元,五年凈增加118,298萬元,增長34.62%,五年累放各項貸款756,845萬元。農行迪慶分行人民幣各項貸款市場占比45.79%,市場份額排名第一位。連續五年增量份額保持第一位。全行各項涉農貸款330,583萬元,占比達71.86%。貸款重點投向迪慶的優勢產業和行業,以及具有較強發展前景和市場競爭力的重點優良客戶。一是集中優勢的信貸資源,在重點支持總分行核心客戶和A+以上客戶的同時,傾斜支持大客戶、大項目,2015年末全行A+級以上優質法人客戶貸款232,705萬元,占比54.87%。新增貸款主要投向大、中、小型水電建設及維護。二是加大對縣域“三農”業務信貸支持力度,尤其是符合國家重點支持項目及高原特色產業企業和農戶。重點支持了農業產業化企業發展,優質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工作。農行迪慶分行年均共發放中小企業貸款98戶,總授信金額達17億元,年均用信金額達15.2億元,占法人客戶貸款總額的67%,有效地實施了國家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戰略。三是加大個人貸款投放力度,大力發展“房抵貸”、“薪資貸”、“綜合消費”等市場需求旺盛的個人消費貸款產品,不斷滿足客戶消費融資需求。 (三)全力維護社會公共信用環境,最大限度收回到逾期不良貸款,更多更好地向社會投入信貸資金。2010年農行迪慶分行到逾期不良貸款余額為27,621萬元,2015年到逾期不良貸款余額10,383萬元,比五年前減少17,238萬元,全行不良貸款占比為2.26%,比五年前減少 5.82個百分點。為迪慶社會經濟發展累計活化了6億多資金。 (四)努力實現農行多種金融服務,滿足社會多種金融服務需求,不斷促進中間業務收入發展。農行迪慶分行在本地區率先開辦了匯票、貼現、外幣結售匯、信用卡及刷卡收單、惠農卡、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掌上銀行、智付通、貴金屬銷售、短消息服務、代理股票賬戶管理、代理基金銷售、理財產品銷售、企業年金賬戶托管等業務,這些業務得到社會的廣泛接納。2010年農行迪慶分行中間業務收入為1120萬元,2015年全行實現中間業務收入2230萬元,五年來中間業務總收入達12,047萬元,2015年比2010年增長了近2倍。四行中間業務市場份額保持第一。 (五)精打細算,節約成本,連續五年實現經營效益最大化。農行迪慶分行2010年實現拔備前利潤9,792萬元,2015年實現拔備前利潤14,205萬元,較五年前增加4,413萬元。五年來共實現拔備前利潤68,305萬元,2015年資產利潤率達3.09%;2010年實現拔備后利潤8,989萬元,2015年實現拔備后利潤12,257萬元, 較五年前增加3,268萬元。五年來共實現拔備后利潤76,253萬元,2015年撥備后的資產利潤率達2.66%。2010年實現經濟增加值2419萬元,2015年實現經濟增加值3728萬元,五年來共實現經濟增加值29,528萬元,全面緩解了農行迪慶分行業務經營壓力,極大釋放了農行支持社會經濟發展的潛力。全行創利水平五年來持續居于地方同業榜首,2010年向地方財政繳納稅金及附加費1110萬元,2015年向地方繳納稅金及附加費1549萬元,增長40%,五年來共向地方繳納稅金及附加費7454萬元。 (六)關心員工冷暖,凝聚員工精力,上下一致著力改善經營環境。企業要發展,員工是主流,更是源泉和動力。農行迪慶分行黨委識大體顧大局,長期以維護藏區政治安定、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員工愛崗敬業為工作之重。在抓好基層黨建工作的同時,致力于完善員工工作環境,努力保障員工生活及工余時間的基本需求。五年來,共投資2200萬元資金,按標準化規范化要求改造建設營業網點11個,組裝自助機器40臺,使農行迪慶分行社會形象得到大幅提升,既為藏區農牧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又為長期工作在第一線的柜面員工打造了安全舒適的上班環境;最大限度地留住業務骨干,留住外地干部職工。農行迪慶分行一方面加強了“職工之家——五小建設”力度,投入185萬元,分別在州分行、縣支行、鄉鎮營業網點共五個單位建立了職工食堂、小活動室、小健身房、小閱覽室和職工住宿周轉房等職工生活必要設施。另一方面,解決職工切身利益問題。一是解決了多年以來行內二十多名社會勞務派遣工招收為農行合同工的問題,極大地鼓舞了一線員工工作熱情;二是五年來,全行員工績效工資水平不斷提高,年均增長15.01%,始終保持在全省農行前列,極大地穩定了干部職工的愛行理念。三是全行員工共同努力,多項指標全省排名前列。2015年農行迪慶分行綜合績效考核提高顯著,全省排名第五,綜合績效考核進步排名第一,風險水平評價排名第五,全省四行一社存款存量市場份額排名第六,內部控制評價排名第四,人均經濟增加值排名第四,資產質量狀況排名第六,人均日均存款排名第八。基層一線涌現了一大批成績顯著、貢獻突出的“十大崗位標兵”,其中業務能手四名,被省分行表彰和鼓勵。 (七)擔當社會責任,努力為民服務,為“三農”出力。只有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國有商業銀行才能更好地發展。地方經濟建設不但是地方黨委政府之責,更是中央企業地方機構的重要職責。多年來,農行迪慶分行在做好大企業、大項目建設信貸投資的同時,加快實施了對地方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投入戰略,五年里,累計對大企業、大項目累計投入信貸資金445,100萬元,對中小微企業累計投入信貸資金285,000萬元,對個人累計投入信貸資金26,745萬元。農行迪慶分行現擁有客戶總量193,521戶,年均為客戶提供各類金融服務338萬筆。農行迪慶分行與客戶建立了不可替代的、相互依賴的金融服務關系。農行增收致富不忘肩負扶貧重任,云南省三級農行在德欽縣佛山鄉溜筒江村近四年的掛勾扶貧工作成效顯著。三級農行實施了整村推進扶貧計劃,以“進村入戶”為主要工作方法,面對扶貧攻堅,農行自上而下知難而上,信心十足,努力工作。先后從省農行派駐鄉村干部六名,掛職鄉黨委副書記、副鄉長、工作隊長兩人,住村工作隊員12人。訪貧問苦,交流文化,傳授科技。與貧困戶研究脫貧方法,尋求切實可行的路子,工作隊員利用自身的工作經驗和學習實踐,四年來共幫助24戶貧困戶制定脫貧辦法和家庭經濟發展計劃。三級行共投入扶貧資金71萬,修建太陽能路燈和衛生路。與此同時,領導班子成員連續三年掛勾幫扶五戶貧困戶脫貧和五戶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每年從自已工資收入中拿出共計2萬元進村入戶坐談慰問;省、州分行還從有限的費用中每年抽出5萬元資金對村活動經費進行補助;贈送了120件(套)家具、書柜、電腦、桌椅等,完善村級閱覽室、活動室。扶貧資金和物資的投入,極大的改善了溜筒江村的基礎設施薄弱的狀況。 (八) 把握信貸投放重點領域,積極拓展優質資產業務。在資本約束加大、新增信貸規模趨緊的形勢下,農行迪慶分行把握好信貸投放的重點,充實備選貸款項目,把貸款增量安排和存量調整有機結合起來,更加注重客戶的承債能力和發展前景,安排好有限的信貸規模。一是集中優勢的信貸資源,全力支持迪慶州政府列為“十二五”規劃和“迪慶藏區社會經濟發展136個重大項目”建設所需信貸資金,先后對國電、華能、大唐等大企業旗下的里底、烏農弄、月亮坪、花椒坡、丹達河大中型水電站、農網改造項目,以及各大銅礦、各市政建設、公路建設、移民搬遷等累計投入信貸資金近50億元。二是大力支持全州“三農”工作。年末全行涉農貸款余額,涉農貸款占比,涉農貸款凈發放量均居全州金融系統首位,重點支持了農業產業化行業的健康發展。為配合地方做好民生工程,履行好金融服務“三農”職責,累計發行惠農卡17000多張,累計發放農戶小額貸款5921戶1.3億元。建立惠農支付點81個,安裝惠農通機具130余臺,累計交易額達4961萬元,覆蓋全州22個鄉鎮的82個行政村。極大的方便了農牧民辦理金融業務,受到地方黨委政府和人民銀行的高度贊揚。有效地實施了國家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戰略。綜合經濟實力實現大幅提升。三是按照“生態立州、文化興州、產業強州、和諧安州”的發展思路和建設全國藏區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示范區的目標,牢牢抓住發展、穩定、民生“三件大事”,大力培育旅游、生物、水電、礦業四大支柱產業,打牢生態、農業、教育、交通、城鎮五個基礎,堅定不移抓發展、旗幟鮮明抓穩定、以人為本抓民生、突出特色抓文化、立足長遠抓生態、強化責任抓黨建。連續五年向上級行借入20%的信貸資金,全州農行年均存貸比達88%以上,以確保全州經濟跨越發展和質量效益不斷提升的良好勢頭。 二、長遠布局,登高謀篇,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展望農行美好未來 2016年是國家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正確認識和把握當前及“十三五”時期經濟金融發展的新形勢,對做好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機遇方面,一是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的召開,迪慶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農行迪慶分行在長期的金融服務工作中,針對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緩慢的現實,積極爭取各種金融服務政策,同時結合自身金融業務特點,緊緊圍繞迪慶州委、州政府的經濟戰略指導意見,緊扣地區差異和地方特色,提供積極的信貸支持為提升競爭力贏得先機。農行迪慶分行乘勢而上,圍繞“十三五”重點規劃項目,加強與地方的信息溝通,及時掌握藏區重大項目的投資規劃,通過匯報,以獲得上級行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資源傾斜。二是農行經營環境良好,發展動力充沛。作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和服務“三農”的金融“國家隊”、“主力軍”,經過多年發展,農行迪慶分行具備了良好的品牌形象、雄厚的資金實力、完善的網點網絡、高效的系統服務、豐富的業務產品、強勁的創新能力等差異化競爭優勢。三是全行員工凝心聚力,發展信心倍增。為今后的穩健經營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挑戰方面,一是資產質量承受嚴峻考驗。目前,全球經濟仍處于低迷,復蘇跡象不明顯,前期積累的各種矛盾和壓力加速向銀行體系傳導,各類風險加速暴露。今年國家下決心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短期內銀行資產質量將承受新的壓力。二是盈利增長面臨較大壓力。隨著利率市場化深入推進,存貸利差收窄、直接融資占比提高、互聯網金融興起等趨勢性變化加快,對盈利能力和經營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只有加快經營轉型。三是同業競爭呈現更加激烈態勢。使農行迪慶分行在城市和農村兩個市場均面臨較大沖擊。 盡管形勢嚴峻,環境復雜,任務艱巨,但總的來看,機遇仍然大于挑戰,有利條件多于不利因素,農行迪慶分行有信心、有能力破解難題,走出困境,打開局面,邁上科學穩健發展之路。 未來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落實省分行工作會議和州委十二屆六次全會精神,堅持科學的發展思路和發展戰略,堅持業務發展與風險管控并重,緊緊圍繞“系統內進位、同業內提升”的總體目標,以提升市場競爭力、價值創造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為核心,狠抓“兩個從嚴”,強化“比學趕超”,突出“兩個宣戰”,凝心聚力,正軌發展,從嚴管理,完善機制,再造文化,努力開創全行改革發展的新局面,推動農行迪慶分行邁上科學穩健發展之路。 (一)凝心聚力,著力加強系統黨建和隊伍建設。 抓好“三個堅持”。堅持黨的領導這個重大政治原則,努力提高黨建工作水平。一是強化黨委領導核心作用。二是強化黨員思想教育。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行,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1、加強“兩個責任”落實。2、強化紀律規矩意識。三是嚴格干部監督管理。四是嚴防“四風”問題反彈。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切實加強干部隊伍建設。1、加強支行班子建設。2、加強后備干部選拔培養。3、加強干部員工培訓。 (二)面向“三農”,緊扣藏區地方經濟發展主題,主動擔當社會責任 黨中央特別指出支持“三農”,服務“三農”的重要問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得到國務院的支持和重視,明確提出農業銀行股份制改革要服務“三農”,做好“三農”服務工作和縣域金融業務,是農業銀行義不容辭的責任。農行迪慶分行生于“三農”、長于“三農”,在長期金融服務工作中,立足“三農”,立足邊疆,立足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緩慢的現實,積極爭取各種金融服務政策。迪慶州農業經濟基礎薄弱,氣候條件惡劣,嚴重制約了“三農”的快速發展,采取支持相關產業相互帶動發展是迪慶“三農”發展的重要途徑。 “十三五”目標催人奮進。要完成“十三五”奮斗目標,必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兼顧,重點突出。集中優勢的信貸資金大力支持迪慶基礎設施建設和重點大項目建設。 一是堅持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主線,注入更多的信貸資金,努力提升跨越發展的競爭力。在“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必須把跨越發展作為加快發展的本質要求,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推動跨越發展的必由之路,努力實現綜合經濟實力和競爭力持續較快提升。繼續把旅游業作為龍頭產業,堅持政府主導,規范旅游市場拓展區域合作、開發旅游精品,創新體制機制,加大旅游促銷,促進和推動旅游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將迪慶建設成為“生態最好、環境最優、和諧發展、永久品牌”的世界級精品生態旅游區和中國藏區最具特色的國際旅游勝地。 二是堅持把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關鍵,傾斜性投入信貸資金,努力夯實跨越發展的支撐力。發揮區位優勢,加快推進麗香鐵路、麗香高速公路建設,完善鄉路網絡,提高公路等級和路網密度,基本建成連接各縣、通達周邊的高等級公路網。切實抓好以人飲解困和“五小水利”為主的生存水利建設,推進以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骨干水利工程及配套設施、干支渠防滲工程為主的小康水利建設,加快以重點河段和重點湖泊綜合治理、城市防洪、農業節水灌溉為主的現代水利建設。加快推進城鎮道路、供排水、供熱、供氣、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好香格里拉市區整治拓展、集中供熱、城市綜合治理以及德欽縣整治拓展、維西縣城市政綜合基礎設施建設等一批城市拓展、美化、亮化工程。 三是全行要始終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業績觀。把明晰發展戰略作為經營的基石,把保持戰略定力作為管理的矩尺,加大戰略布局向下傳導力度,統籌發展對公、零售兩大板塊,堅持實施城市、縣域雙輪驅動,做到協調推動傳統、新興兩翼齊飛,著力實現自身發展與區域資源稟賦和經濟結構的有效對接。持續優化客戶結構。提高人均、戶均“單位產量”。做優小微金融服務。建立差異化信貸政策和業務流程,實施小微企業分層分類管理;充分依托網點和專營機構做好產品營銷;開展小微客戶綜合營銷,提升產品交叉銷售率。 四是組建香格里拉市支行,全面承擔香格里拉市轄區內金融服務工作。對州分行直管網點組織架構進行優化調整,切實解決當前香格里拉城市業務發展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實現與政府資源的有效對接。 五是加快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務,重點做好金融服務、電子商務和社交生活“三大平臺”推廣。加快掌上銀行市場拓展,提升客戶使用頻率;大力推廣“E商管家”,年內確保實現零的突破;加強“數據網貸”應用推廣,積極尋找切入點,力爭取得實質性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