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和啟光) 近日,州委、州人民政府出臺的《關于貫徹落實〈云南省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行動計劃〉的實施意見》提出,“十三五”期間,我州將以縣級為主體,進一步整合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危舊房改造及農村民居地震安居工程、民族團結示范村、美麗鄉村、省級重點村等各類新農村試點示范項目和相關涉農資金,到2020年建成400個以上美麗宜居鄉村,美麗宜居鄉村示范點總體達到村寨特、產業優、生活好、環境美的要求。 《意見》指出,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迪慶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舉措,是實現迪慶跨越發展的基礎性工作,是建設美麗迪慶的重要內容,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讓廣大農民群眾更好地享受改革開放成果,提高農民生活品質的重要途徑。在實施過程中,必須做到六個堅持:堅持規劃引領,示范帶動。做到先規劃后建設,確保建一個成一個;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做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分類指導,確保建成各美其美的宜居鄉村;堅持生態優先,彰顯特色,做到生態環境的保護和修復,確保突出鄉村和民族特色,注重農村文化傳承。堅持以人為本,農民主體。做到以農民意愿、方便生產生活為本,確保農民主體地位;堅持城鄉統籌,協調推進,做到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確保城鎮化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同步統籌推進;堅持以縣為主,合力推進。做到上下聯動、分工負責,確保政策扶持和指導督查落到實處。 主要目標:到2020年全州共建成400個以上美麗宜居鄉村,美麗宜居鄉村示范點總體實現村寨特、產業優、生活好、環境美、發展快的要求。村寨特,村寨規劃布局和建設水平明顯提高,民俗和民族文化等特色突出,村寨民居功能完善,安全、實用、美觀,達到全面小康標準,適應現代生產生活方式需求。產業優,加快轉變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方式,結合各村寨實際培育發展特色優勢生態主導產業,特色優勢產業帶動農民持續穩定增收效果明顯,生態產業快速發展。生活好,村寨實現通路、通電、安全飲水,廣電、通信、互聯網等通村到戶,公共服務設施和服務體系完善,有較好的教育、文化、衛生、就業和社會管理等服務,農民群眾生活質量水平明顯提高,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社會穩定,鄉風文明,過上現代文明安全新生活。環境美,村寨生態環境保護明顯加強,農業面源污染和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整潔,生態良好,彰顯田園風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發展快,城鄉一體化發展取得明顯進展,城鄉居民收入、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差距不斷縮小,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明顯加快,“三農”發展水平全面提高。 主要任務:圍繞新村寨、新產業、新生活、新環境、新發展的目標,以規劃為龍頭,以產業發展為核心,以提高農民素質為關鍵,以強化民主管理為抓手,以培養新型農民經營服務主體為著力點,整合資源,著力實施“七大行動”。一是實施產業提升行動,通過發展高原特色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鄉村旅游業發展等措施,促進產業提質增效。二是實施村寨建設行動,通過科學規劃引領、改善農村住房條件、突出民族和自然特色、加強防災減災設施建設等措施,整體提升村莊建設水平。三是實施環境整治行動,通過實施村莊環境綜合整治、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等措施,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四是實施扶貧攻堅行動,通過實施精準扶貧、產業扶貧、片區扶貧,促進貧困地區環境、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五是實施公共服務行動。通過夯實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發展村集體經濟等措施,全面提升美麗宜居鄉村公共服務水平。六是實施素質提升行動,通過開展就業和創業培訓、提升村民文明素養等活動,全面提升農民素質能力。七是實施鄉村治理行動,通過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和農村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創新農村基層治理機制,提高農村黨員群眾法治意識等措施,提升農村社會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意見》還對選點要求、方案制定、考核驗收、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具體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