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星期四,晴。 一 早上8時,我來到維西縣客運站門前乘坐農客車,準備前往中路鄉拉嘎洛村。拉嘎洛村是迪慶日報社的掛鉤扶貧村。為了鍛煉干部,報社科級以上干部要輪流到掛鉤點開展“掛包幫”“轉走訪”工作,每人駐村1個月。 農客車師傅姓吳,30多歲。一上車,我就急著問:“可以發車了吧。”吳師傅說:“等等,再搭上幾個客人,座滿了就出發。”等了半個小時,農客車終于出發了,乘客一共5人,其中1名是四川籍農民工,3名是在維西縣城打工的中路鄉農民。 農客車載著我們一路飛奔,窗外的美景奔來眼底。我心想:“今天肯定一路順風!”想著想著,竟然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小調。當農客車行駛到板栗園電站壩頭時,停下來了。透過車窗,眼前是長長的車龍。吳師傅說:“昨夜山體滑坡,板栗園電站壩頭路段被埋了,現在正在搶修,預計要兩天時間,車輛只能走沙場便道。” 便道十分艱險,一輛重型卡車在便道上拋錨,把路堵死了,近百輛車排成了長龍。此刻是上午10時30分,陽光焦灼,我們在河邊沙灘上等待,太陽把我的臉刺得辣疼。 路途無奈的等待讓人心煩。同車的一位小伙子說:“我們中路人吃夠了出門難的苦。本想三級路建成后出門就安逸了,想不到三級路建成后,還是出行難。”其他幾位乘客你一言我一語說開了。有的說,中路山高坡陡修公路不容易,有的說中路鄉山體滑坡厲害、養路更難,有的說,如果打通從縣城后山到中路鄉的隧道就好了,從縣城到中路乘車只需20來分鐘。 “通了、通了,趕快上車!”吳師傅招呼我們上車。我佩服吳師傅的駕駛技術,那么難走的便道順利通過。此刻是北京時間11時40分。農客車歡快地載著我們前行。由于太累,我昏昏然睡著了。 “停車、停車!”一陣喊聲把我吵醒。睜眼一看,一個戴著安全帽,手拿高音喇叭的漢子正朝著農客車叫喊。這里是托巴電站進場公路建設現場,也是限時通行路段。我們只好下車等待。 半小時后,終于放行了,農客車又飛奔起來。中午13時30分,終于到達中路鄉政府。與報社先期到達的小郜、小張會合。 二 下午14時許,我來到中路鄉政府辦公室,只有一位同志值班,他說:“精準扶貧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鄉政府領導和多數同志都到村里去了。”辦公室的這位同志很健談,我把一路遇到的情況講給他。“你吃的這點苦不算什么,我們鄉里干部職工遇到的困難更多。” 他說,今年3月22日至5月6日,中路鄉持續下大雨、暴雨,降雨量創下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最高。強降雨引發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導致河江橋至中路公路,鄉境內通村通組公路全面中斷。中路鄉今年要完成脫貧摘帽任務,時間緊、任務重,路斷了,但工作不能斷,干部職工靠著兩只腳到掛鉤聯系村組織搶修公路,幫助群眾建設安居房,發展特色產業。4月21日,中路鄉副科以上干部徒步6小時翻山到縣城開會。23日又從縣城徒步6小時翻越蕨菜山到達中路,參加24日召開的鄉人代會。在維修公路期間,干部職工到縣城開會、辦事都要徒步翻山。 三 晚上7時,鄉政府會議室。中路鄉政府鄉長和自華主持召開精準扶貧“回頭看”工作會議。各村總支書記、工作隊負責人、扶貧干事等人員參加。 開會前,和自華到嘉禾、咱利等4個村實地調查“回頭看”工作開展情況,并結合實際制作了簡明扼要的《中路鄉精準扶貧掛圖作戰樣圖》。 鄉長發言干脆利落:“通過實地調研,我發現回頭看工作存在以下三個問題,請各村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大家一定要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一定要把扶貧對象搞精準,把脫貧措施搞精準,經得起群眾考驗、歷史考驗,經得住上級考核驗收。”各村總支書記先后發言,并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21時30分散會后,我向和自華了解中路鄉在大災面前怎樣打響扶貧攻堅戰。 和自華說,2013年,中路鄉啟動整鄉推進扶貧項目,到2015年項目全面完成,省級投資2000萬元,解決了18個村民小組不通公路的問題和55個村民小組飲水難的問題;完成施更登、新廠、蕨菜山、咱利等通村公路硬化工程,累計完成硬化路面工程220公里,并實施了安居房建設工程和產業培育項目,加快了中路鄉脫貧步伐,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有了顯著改善。今年,強降雨引發的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使鄉村道路、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遭受嚴重損失,累計造成經濟損失3198萬元,其中公路損失1900萬元。中路鄉今年要脫貧摘帽,時間很緊,任務最艱巨的是公路問題,我們只有邊搶修公路邊推進扶貧攻堅項目,縣交通局下撥了20萬元搶修公路資金,但資金明顯不夠,我們采取讓實施精準扶貧項目的工程隊墊資修復公路的辦法推進公路搶修,目前,除了臘八山、祖文化等21個村民小組外,其余村民小組均修通了寬3米的簡易公路,下一步,我們將積極爭取修繕公路,提高通達能力。道路通達能力低帶來的后果是運輸成本高,維西縣金星水泥制品廠水泥瓦的出廠價是每片2.7元,運到新廠村委會所在地每片3.8元,運到臘八山村委會所在地每片4.5元,1車5立方米的砂子運到臘八山村委會所在地要900元。 和自華繼續說,離中路鄉脫貧摘帽的時間只有150天了,我們掛圖作戰抓落實,每個班子成員掛鉤聯系一個村負總責,立下軍令狀,不打贏脫貧攻堅戰誓不罷休。 當晚,中路鄉黨委書記向班子成員安排部署了第二天的工作任務。 記下今天的見聞,夜已經很深了,中路鄉干部群眾齊心協力鏖戰窮魔的身影浮現在眼前,久久不能離去。(楊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