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和諧穩定守護神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16-06-16 09:01:32

——迪慶武警支隊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先進事跡(上)

為農牧民義診。

與群眾同勞動。

迪慶,藏語意為“吉祥如意的地方”,作為全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這里是紅色的沃土,是民族團結的搖籃。80年前的1936年4月28日,由賀龍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進入迪慶中甸(現香格里拉市)境內,廣大指戰員尊重藏族宗教信仰,嚴格執行群眾紀律,贏得藏族同胞的理解支持。當地群眾積極為紅軍當向導、做翻譯,幫助紅軍找住房、買糧食,有的藏民還把家里的糧、油、肉、酥油送給紅軍。5月1日,賀龍等紅軍領導應邀到噶丹·松贊林寺做客,賀龍將親筆題寫的“興盛番族”錦幛贈與寺院,“民族團結一家親”的佳話傳頌至今。

80年后的今天,駐守雪域高原的武警迪慶支隊官兵,牢記習主席視察云南時作出的“把云南建設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的政治囑托,始終服從服務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搶險救災時,他們舍生忘死,用雪山雄鷹的神勇和膽略書寫了對黨和人民忠誠的衛士情懷;處突維穩時,他們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高度戒備態勢,筑牢社會穩定的安全屏障;雙擁共建時,他們把駐地當故鄉,視人民如父母,為駐地和諧穩定發展開啟新篇章,被駐地群眾視為維護雪域高原和諧穩定的守護神。

一封感恩信一片警寺情

有300多年歷史的噶丹·松贊林寺,是我省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有“小布達拉宮”之稱,在眾多寺院中有著很高的威望和影響。松贊林寺民主管理委員會的丹春大師于2014年底給武警總部首長寫了一封感恩信,信中詳細記錄了發生在寺院僧侶和武警官兵之間的點點滴滴,深情敘述了武警官兵愛藏助民的感人故事,字里行間流露出藏區各民族同胞對黨和政府、武警官兵的感激之心、感恩之情。

信中寫到:“每到寒冬臘月時,我的腦海中就會浮現出部隊官兵因為擦拭扎倉大殿內外和墻壁而凍得彤紅的臉龐,清理拉姆央措湖邊垃圾而被寒風吹裂的臉皮和手背;想到他們每年都幫助僧人家庭和附近藏民干農活,逢年過節都帶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來看望我們,就像兄弟姐妹一樣好,一家人一樣親。”

拉姆央措湖,藏語意為“圣母靈魂湖”,位于松贊林寺正對面,相傳是班丹拉姆女神的寄魂湖。拉姆央措湖面不大,但在藏區名聲很大,景色秀美異常,湖中四季有各種水鳥生息,黑頸鶴、黃鴨等水鳥隨處可見,很多游客都喜歡在這里拍照留念。但幾年前,這里因為湖水大面積萎縮,蒿草見風就長,加之管理不夠到位,塑料袋、編織袋、易拉罐、玻璃瓶等雜物飄浮在湖面,嚴重影響了寺院環境和在外地游客印象。

武警迪慶支隊領導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派出百余名官兵參與到清理“拉姆央措湖”的行動中,官兵們不懼嚴寒,不顧水中淤泥發出的臭味,進入湖中清理垃圾,并將數十車從湖水里清理出來的垃圾運走。丹春大師和全寺僧人深受感動,自發地為官兵們送來熱水和毛巾,并把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酥油茶端到部隊官兵面前。前來游覽的國內外游客看到此情此景,連連贊嘆:“真想不到當地部隊和寺院僧人關系這么融洽,不容易、了不起。”橄欖綠與僧袍紅的和諧畫面,通過相機和手機傳向了世界各地。

噶丹·松贊林寺每年都舉辦祈求豐收的格冬節法會,很多信教群眾也會在那天到寺院參與法事活動。2014年冬天,眼看一年一度的格冬節即將來臨,躺在床上的寺管會主持丹春大師卻無法入睡,因為連日的大雪已把寺院覆蓋,大雪過后氣溫較低,道路出現大面積結冰,不及時清掃積雪就會嚴重影響法會和跳神活動正常舉行,這么大的工作量靠寺院僧人短時間無法完成,怎么辦呢?在一籌莫展之際,他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打通了武警迪慶支隊政委尹樹林的電話,請求官兵們幫忙。雖然已是半夜,尹樹林政委立即組織官兵連夜趕到松贊林寺掃雪,從大門到扎倉大殿共有147級臺階,官兵們揮著鐵鍬,一級一級認真鏟除臺階上的堅冰;扎倉大殿廣場近5000平方米,官兵們用木板一次一次把積雪推到廣場周邊。手凍僵了,就在臉上捂一下,鞋子打濕了,就把襪子脫下來擰干,沒有一個人叫苦。第二天早上,參加法會的群眾沿著干凈的臺階進入寺院時,已經連續奮戰一夜的官兵還來不及休息又振奮精神投入格冬節安保任務中。正是官兵的無私奉獻,當天的法事活動得以圓滿舉行,寺院僧侶為官兵們獻上了潔白的哈達,以此表達對官兵的感謝和崇敬之情。

尹樹林說:“盡最大努力為藏區僧侶解決實際困難,是武警官兵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一直以來,支隊通過開展警寺共建幫助松贊林寺的事例不勝枚舉。

2012年冬,由于社會用電量較大,松贊林寺常常停電,給寺院僧侶正常的生活帶來較大影響,武警迪慶支隊出資近萬元,為寺院購買了發電機,并專門安排藏族戰士用藏語為僧侶詳細講解發電機的使用方法。正如丹春大師在感謝信中所說:“大家身子暖和和的,心里也是暖乎乎的,這是實實在在的雪中送炭呀!”

2014年,地方黨委政府為松贊林寺修建了僧侶活動中心,但幾十萬元的裝修費成了寺院難以解決的問題,支隊了解到這一情況后,通過多方籌措,及時將60萬元援建經費送到寺院。

長期以來,支隊醫療隊每年多次深入州內的松贊林寺、東竹林寺、承恩寺等寺院開展巡診,給僧侶送醫送藥,為年老的僧人體檢,講解高原常見病預防辦法。為方便僧侶看病,支隊還專門為僧侶制作了便民聯系卡。有了便民聯系卡,支隊醫療隊隨叫隨到,極大方便了僧侶。今年3月,總隊又撥款150多萬元,由武警迪慶支隊牽頭,在松贊林寺援建了衛生室,使僧侶和附近群眾就醫難、看病難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支隊軍醫也被寺院僧人親切地稱為“好門巴”。

期間,武警迪慶支隊官兵還長期堅持到寺院給僧人講解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為了便于溝通,選派藏族戰士擔任聯絡員和講解員,收到良好效果。

丹春大師向武警部隊首長寫了感恩信,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批示,他稱贊武警迪慶支隊官兵關心、幫助寺院建設,發揮了“工作隊、宣傳隊”的優良傳統,用務實行動凝聚人心、增進共識、促進團結,取得了良好成效。

省委書記李紀恒還激勵全省駐地部隊要充分發揮“工作隊、宣傳隊”的作用,以實際行動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作出貢獻。

傳承金珠瑪米精神

當年的人民解放軍進入藏區,幫助廣大農奴打破身上的枷鎖,翻身做了主人,讓藏族群眾真正認識了共產黨,親切地稱人民解放軍為“金珠瑪米”(即救苦救難的菩薩兵)。30多年來,武警迪慶支隊嚴格執行黨的紀律和民族宗教政策,用心、用情傳承金珠瑪米精神,針對藏區環境艱苦、交通不便、缺醫少藥,醫療條件落后的實際,協調總隊醫院專家組成立醫療小分隊,每年定期深入偏遠艱苦貧困地區,進村(寺)入戶(舍)開展巡診送醫,培訓醫護人員,免費發放藥品,把黨的溫暖送到藏區群眾心坎上。

武警迪慶支隊不遺余力幫助藏區群眾治病,還凝心聚力濟困扶智。

今年4月26日,記者走進建塘鎮敬老院采訪時,正好碰到武警迪慶支隊官兵在為老人們修繕屋頂。迪思央宗奶奶說:“我雖然沒有子女,但武警部隊官兵就是我的親人,每年節假日他們都會給我送來生活用品,陪我一起過節。有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打個電話,他們就到了。這不,前幾天在電話里說了屋子有點漏雨,今天他們就來幫助維修了。”奶奶還向記者展示了一張照片,那是去年端午節時武警官兵和老人們一起包粽子的合影留念,場面溫馨,武警官兵用實際行動讓老人們真正感到了家人的溫暖。

杰素·丹珍女士是瑞士籍歸國藏胞,是香格里拉杰素·丹珍保育院的負責人。她說,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但難的是一直做,這么多年來,武警迪慶支隊官兵經常到保育院關心和照顧孩子,用自身行動證明了中國軍隊和外國軍隊的不同,做的雖然多是一些小事,但令人感受到他們的愛心。今年春節前,因為大雪和降溫,積雪給孩子們出行帶來很大安全隱患,多虧了武警部隊官兵前來幫助我們及時清理,有的戰士不顧危險,爬到屋頂清理積雪,真是讓我們感動。保育院的洛桑增曲小朋友說,每次叔叔們來除了給我們帶來玩具、書本等禮物外,還陪我們一起做游戲,我很喜歡他們,長大了也要當武警戰士,像他們一樣做好人。

維西縣康普鄉念里米村是武警迪慶支隊扶貧掛鉤點,支隊先后6次進村入戶調研論證,與貧困群眾共話新生活的藍圖、共議致富路子、共商致富計劃。村主任余新華說,當地屬于傈僳族群眾聚集山寨,全村136戶、454人屬于精準扶貧對象,由于村里2000多畝土地都屬于坡地,原來主要種植馬鈴薯、玉米,廣種薄收,只能勉強維持溫飽,經支隊多次調研,建議充分發揮集體經濟優勢,發展藥材種植和中華蜂養殖,以點帶面提高種養殖效益,目前已先期投入20多萬元,這些項目投產后,按照目前市場價估算,可如期實現26戶貧困戶、92人脫貧摘帽。

近年來,武警迪慶支隊先后投入上百萬元,參與駐地農田水利、綠色能源等5類29項基礎設施建設,修筑鄉村道路6千米、灌溉水渠11千米、鋪設飲水管道22千米,幫助偏遠農牧區群眾解決飲水難、行路難等生產生活問題,受到了僧侶和群眾的贊揚。

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多年來,武警迪慶支隊熱心駐地教育事業發展,通過援建希望小學、愛心助學等方式,幫助藏區小朋友實現求學夢。支隊堅持把“幫助一名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作為助學理念,積極籌措資金300多萬元,先后援建了維西縣永春鄉臘八底希望小學、德欽縣云嶺鄉武警愛民小學和香格里市納赤塘武警愛民小學,盡力改善當地辦學條件。針對貧困面大的實際,支隊積極開展捐資助學活動,按照支隊黨委成員每人每年資助1名、支隊司政后機關各資助2名、大隊黨委資助1名、中隊黨支部資助1名、排資助1名的標準結成對子,幫助400余名貧困學生重返校園、50余名學子圓了大學夢。

就讀于納赤塘小學的七林卓瑪,家住香格里拉市建塘鎮紅坡村崩加頂村民小組。父親早逝,奶奶年老多病,已臥病在床多年,家中還有一個姐姐在上中學,家庭重擔全部壓在母親一個人身上,無力承擔生活和學習費用,學習成績優秀的七林卓瑪即將面臨輟學。武警迪慶支隊香格里拉市中隊指導員孔得地了解情況后,從2015年5月開始,每月從工資中抽出200元資助七林卓瑪,逢年過節還往小卓瑪家送油、大米和學習用品等,給小卓瑪帶來了繼續求學的希望。

七林卓瑪受到幫助后,更加努力學習。她在感謝信中寫道:“感謝大哥哥一直以來對我的關心和照顧,我一定會努力學習,不辜負您對我的期望”。

州民中愛心辦負責人和老師說,學校有很多來自農村貧困地區的孩子,這些年多虧了武警迪慶支隊愛心人士的幫助讓孩子們能夠專心學習,盡管部隊每年都會有新老兵交替,但這個愛心捐助的優良傳統一直沒變,利用軍訓之機,部隊還派人到學校開展國防知識和愛國主義教育,并邀請師生到部隊參觀,使學生們愛黨愛國愛軍愛藏的思想意識得到進一步深化,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的種子深深根植于內心深處。(?楊勇)

云南省長李紀恒慰問官兵。

僧侶們迎接慰問寺院的官兵。

2010年6月支隊官兵慰問敬老院.

2011年9月,支隊官兵看望慰問孤寡老人

2011年9月28日,香格里拉縣建塘鎮武警愛民小學揭牌儀式.

2012年2月,官兵搶救塌方被埋人員

川滇“8.31”5.9級地震發生后,國道214線奔子欄境內全線中斷,為確保救災人員和物資第一時間運抵災區,武警云南總隊迪慶支隊迅速組織官兵搶修。圖為官兵在9月3日上午清理堵在道路中間的巨石。?

?

責任編輯:拉初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蜜桃|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国产精品一区电影| 亚洲精品精华液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久| 最新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亚洲欧洲精品无码AV|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99热在线精品免费播放6|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夜夜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郑州公司| 国产 精品 自在 线|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AV|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齐齐|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国产精品麻豆成人AV网| 国内精品免费视频自在线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情侣av在线| 成人三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无码亚洲|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国产精品V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国产精品怡红院永久免费| 精品欧洲男同同志videos| 香蕉精品高清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