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現精準脫貧,不僅需要全州上下對扶貧政策、項目和資金予以支持,更需要大批的優秀人才,尤其是一批在基層有一技之長的鄉村實用人才脫穎而出。為此,我州制訂出臺了人才精準扶貧行動方案,將努力建設一支思想解放、能力過硬、作風務實、能夠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能夠示范引領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 ?為充分發揮迪慶州人才扶貧優勢,實現迪慶與全省、全國人民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我州日前出臺了《迪慶州人才精準扶貧行動方案》。 聚焦精準扶貧找準定位 ◆??◆??◆ ?◆??◆?? 方案提出,從2016年起,用5年時間,努力實現貧困地區人才總量大幅增長、人才質量穩步提高,人才結構趨于合理、人才發展靈活寬松的體制機制基本建立,讓人才助推18194戶71818名貧困人口精準脫貧致富、全面小康,人才發展基本滿足全州的社會發展需求,自我發展和持續發展能力得到有效增強,通過實施“四個一批”人才工作項目,確立“人才往基層走、精準扶貧用人才”的觀念,以扶貧鍛煉人才,以人才促進精準脫貧,努力實現迪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多項措施強力推動人才精準扶貧 ◆??◆??◆ ?◆??◆?? ●扶持一批致富帶頭人。 1.強化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在積極推薦省級對我州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綠色證書”、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層農技人員培訓等項目培訓基礎上,“應培盡培”,州級適時組織農村“三小工”(泥工、木工和瓦工)等實用人才培訓。 2.發動種養殖大戶和專業合作社幫扶。圍繞民族、貧困地區、特色產業、優勢產業,發動和支持種養殖大戶和致富帶頭人,創建牦牛養殖、中藥材種植、藏香豬養殖等農民專業合作社,探索“黨支部+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的路子,發展“互聯網+”商業模式,擴大農特產品銷路銷量,確保貧困戶種養產品進市場、進貨架、進餐桌。 3.發揮黨員創業幫扶作用。依托“基層黨員帶領群眾創業致富貸款”、強基惠農“股份合作經濟”、貸免扶補等政策,力爭在每個貧困村實施一個強基惠農“股份合作經濟”項目,并向有條件的村民小組、自然村延伸,吸收群眾入股,增加集體經濟收益和群眾收入。結合鄉村旅游開發,打造一批具有藏族文化特色的“鄉村游”產品;鼓勵群眾開展小發明、小作坊、小工藝、小商店、小生意“五小”致富創業活動,增強鄉村經濟自身發展活力。 4.加大中小微企業創業人員培訓。按照“兩個10萬元”微型企業培育工程進度和比例,加大對貧困地區中小微企業創業人員進行成本控制、質量管理、包裝策劃、市場營銷等專業培訓,鼓勵大中小微企業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培養一批農村實用人才。 1.舉辦農業科技骨干培訓班。到2020年底,5年培訓人口總量力求達到1萬人,力爭讓每個有勞動力的家庭都有一個實用技術明白人或掌握一門中藥材種植,藏香豬、牦牛、山羊等家畜(禽)飼養技術。 2.開展扶貧人才專項培訓。每年組織全州的“西部之光”訪問學者、州委聯系專家,開展一次“我為州委精準扶貧獻一策”活動。每年舉辦一期人才扶貧專題培訓講座,著重示范培訓一批村(社區 )干部、大學生村官、返鄉農民工和退伍軍人等基層一線創業人員和產業發展致富人才。 3.推行校地聯合培養技能人才。依托州民專等學校,為貧困鄉、村訂單式培訓大批基層專業人才。通過勞務輸出增加群眾收入,促進脫貧。依靠就業招聘會,進行公開競崗招聘,讓基層有一技之長的鄉村實用人才脫穎而出,擴大就業。 ●培養一批支農人才。 1.開展專家人才智力幫扶行動。各類專家人才每年至少為扶貧聯系點開展一次以上“1對1”或“1對多”等師帶徒活動。鼓勵林業、蓄牧、檢疫、獸醫等科技工作者進村入戶、到田間地頭面對面、手把手進行實用技術培訓和指導,利用人才下基層調研、下基層幫帶、下基層扶貧行動中促進群眾增收脫貧。 2.開展教育衛生人才服務基層行動。每年具有中級(含中級)以上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和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以自愿報名的形式,到貧困鄉村采取坐診會診、辦培訓班、現場教學及巡回授課等方式服務基層,幫助貧困鄉衛生院、中小學提高醫療水平和教學質量。 3.加快培養基層對口人才。協調扶貧掛鉤聯系的單位、云南白藥集團等,充分利用部門優勢,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業。引進當歸、川烏、木香等品種,發揮種植大戶和能人的示范帶動作用,保成本、包收購,搞好連片中藥村種植技術指導。每年從貧困地區的教育、衛生、農業科技等單位中,選派50名左右的緊缺人才或業務技術骨干到省級、州級學校、醫院和農業科研單位進行為期1年或半年的進修學習。 4.發揮大學生村官一線服務作用。優先保證每個貧困行政村選派1名大學生村官駐村在崗。積極幫助大學生村官爭取財政支農項目,既鍛煉大學生村官工作能力,也增加駐村群眾收入,同時用大學生村官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行動,影響、帶動和示范貧困地區青年積極創業,實現精準脫貧。 5.組織企業專場招聘。每年組織2場到貧困鄉鎮開展和專場招聘會,以臨時工、合同工等形式,專門招聘貧困地區青壯年,實現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都有1人就業,通過充分就業實現精準脫貧。 ●轉化一批科技成果。 引導科研單位結對幫扶。依托駐迪慶科研單位、州內院校和科研院所,結合民族、貧困地區產業發展需要,按照“成果共享、風險共擔”原則,鼓勵“雙向聯姻”、結對幫扶,建立實習(驗)基地、研發基地和技術成果推廣站,帶動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健全保障機制 ◆??◆??◆ ?◆??◆?? ●各地各單位各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 在州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按照時間節點,合力推進。 要加強溝通協作。每年定期召開一次聯席會議,上下聯動,左右互動,充分調動各級抓人才精準扶貧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要加強督促檢查。每年11月底前,形成人才扶貧總結報州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州委組織部人才科)。定期不定期開展督促檢查,查人才扶貧在崗情況、查單位經費保障情況、查人才扶貧成效。 要加強宣傳引導。各級要運用報紙、電視、微信、微博等媒介,加強人才精準扶貧行動方案實施的宣傳,努力營造人人關心扶貧人才、人人支持人才扶貧的良好氛圍。 (中共迪慶州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