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近年來,香格里拉市按照強組織、建陣地、聚人心、固邊疆的思路,圍繞把基層組織搞強、把基礎工作做實的要求,突出五個強化,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規范化、科學化水平,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強化主體責任落實,構建黨建工作新格局。構建四級黨建責任區,在市委建立市委常委聯系鄉鎮和寺院抓基層黨建工作聯系點制度。在市級機關建立機關黨組織與農村黨組織結對共建聯系制度、機關黨員進農村(社區)報到制度。在鄉鎮建立“三個一”黨建責任制度。在農村建立了黨支部“支委包戶”黨建管理和服務工作制度,全面形成“縱向到底、橫向覆蓋”的藏區黨建工作新格局。全面落實處級領導干部掛村聯戶“四個一”即聯系一個建制村、一戶困難群眾、一名困難學生、一個發展項目,科級及以下干部結對聯戶制度,做到對聯系戶戶情、經濟狀況、發展愿望、存在困難、就醫就學“五必問”,聯系戶病重住院、子女輟學、意外災害、老人去世、思想異常、重大節日“六必訪”。全市實現黨員聯系僧尼全覆蓋,共聯系寺院4個,聯系僧人1089名。 強化黨建隊伍建設,建設堅強戰斗堡壘。加大在優秀村干部中選拔鄉鎮領導干部,今年共選拔“三類”人員17名進入了鄉鎮黨委領導班子,通過公開選拔、組織選派等形式,培養了一支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選好配強村“兩委”班子。抓住第六屆村“兩委”換屆有利時機,及時調整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班子,一批有文化、熱心為村民服務、群眾公認、“雙帶”能力強的人選進村“兩委”班子,在村一級做到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新農村指導員覆蓋率達到100%,為村“兩委”注入了新的活力。 強化陣地建設,筑牢思想文化陣地。“十二五”以來,整合資金2300余萬元,新建村、組兩級活動場所64個、修繕活動場所180個。將農村基層黨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為集便民服務站,學前教育點,村衛生室,議事決策中心、黨員群眾教育培訓中心、文體活動中心、民事調解中心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場所(即一站一點一室四中心),制定了《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管理辦法》,按照“市委監管、鄉鎮主管、村級直管”的原則,落實陣地管理責任。從2015年起,市級財政連續三年每年安排150萬元資金,專項用于活動場所建設。 強化載體建設,促進藏區和諧穩定。實施“黨旗飄飄亮身份”行動,在全市農牧民黨員戶懸掛黨旗,亮出身份,帶頭旗幟鮮明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自覺接受群眾監督。針對境內寺多僧多、宗教派別多等現象,持續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充分利用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借助“新農村指導員”和“駐村扶貧工作”兩支工作隊,采取“藏漢”雙語、“傈漢”雙語等廣泛宣傳法律法規、民族宗教政策和強基惠農政策,以牧區流動黨校、軍警地共建等教育形式,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感恩教育。僅2015年,工作組進村入戶走訪18215戶,召開大小會議73場次,開展宣傳活動818場(次),受教育群眾達88489人次。發揮黨組織在村級集體經濟中的推動作用。全市各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多途徑、多渠道培育壯大集體經濟。從2015年起,市級財政連續三年每年安排350萬元資金,專項用于扶持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提高黨建工作經費。把基層黨建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建立正常增長機制。每年安排每個鄉鎮黨委4萬元工作經費、每個建制村(社區)4至7萬元、農村黨支部2000元、每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組織3000元的工作經費。 強化制度建設,規范基礎黨務。健全黨組織考核長效機制。研究制定出臺《香格里拉市關于基層黨建工作聯述聯評聯考制度的實施辦法(試行)》,按照市負責鄉(鎮)、鄉(鎮)負責村、村負責組的要求進行年底的黨建工作考核,根據考核情況,積極開展黨建工作示范點創建活動,實行“一年一考核、一年一評定、一年一掛(摘)牌”的動態管理。推行基礎黨務“六檔六冊六薄”臺帳管理。圍繞抓基層、打基礎、管長遠、促規范的目標要求,突出務實管用,科學規劃設計,探索建立“六檔六冊六薄”基礎黨務臺帳,逐步形成統一管理、統一標準的規范黨務工作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