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通訊員 海志國) 2014年以來,維西縣農科局種子管理站認真實施《水稻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及標準化種植》項目,加快良種推廣步伐。 在該局領導的重視下,種子管理站積極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并對項目經費管理、使用等事項進行明確分工,指定專人負責,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據了解,該項目實施期限為三年。2014年,該縣引進滇屯502、云粳25、紫米1號等9個優質水稻品種和特色水稻品種,試驗采用旱育秧方法,統一管理,分點種植。選擇攀天閣點、永春鄉坪子點和康普鄉沙壩點,海拔分別為2650米、2352米、1820米的稻作區進行適應性試驗。通過試驗種植,全面了解和掌握對參試品種的適應性、豐產性、抗逆性和食口性等特征特性,并做好相關數據記錄。選擇出2個優質米品種滇屯502、云粳25和5個特色米品種紫米1號、紫米2號、高海1號、高海2號、高海3號。通過對新品種生育期、豐產性、生物學特征進行系統研究,明確生產應用價值和種植區域。2015年,選擇在海拔較低康普鄉和葉枝鎮推廣示范分別種植優質米20畝和特色米50畝,指定專業技術人員對培育壯秧、播種、移栽、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整個過程實行專人負責,確保示范田的種植管理無漏洞、技術指導不間斷。實現優質米單產566.8公斤,特色米單產650.8公斤。經過兩年的試驗示范,最終篩選出適應性強、產量高、食口性好的2種優質米品種滇屯502和楚粳28號,在葉枝鎮梓里村和倮那村實施1000畝規范化種植推廣。同時,從省農科院引進6個水稻新品種在低海拔地區進行適應性試驗種植。 通過該項目的實施,進一步掌握新品種水稻的特征特性、適應性和抗逆性,使農民群眾進一步認識無公害綠色大米的品質和價值,全面了解全縣水稻種植區域的品種布局,加快水稻良種推廣步伐,對促進該縣糧食生產安全和水稻生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