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服務 凝聚民心 敦和社區慶祝黨的生日。 每天下午,德欽縣升平鎮敦和社區院子里響起悠揚的弦子聲,一群身著藏裝的大爺大媽翩翩起舞;一旁的門球場,三三兩兩的老人聚在一起打門球;便民服務中心還在辦理業務;二樓閱覽室有學生和退休老人在借閱圖書…… 黨的十八大以來,敦和社區以創建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為契機,著力提高基層黨組織整體服務能力和水平,堅持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使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向服務轉型,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推動社區發展,讓轄區居民得到更多實惠。 夯實陣地服務居民 在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創建過程中,敦和社區結合實際,創建“一站一校七室”(為民服務站,老年大學,電子閱覽室、圖書室、舞蹈室、棋牌室、健身室、桌球室、兵乓球室),使社區黨總支服務向多層次、人性化服務提升,形成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治安良好、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新型社區。 “愛心”服務暖人心 敦和社區黨總支經過走訪了解,充分掌握社區居民群體特點和服務需求,深化為民情 ,開展愛心服務,將社區居民細分為放心、愛心、關心、掛心四類。現有放心居民 538戶、愛心居民33戶、關心居民20戶、掛心居民21戶。該社區對關心和掛心居民發放愛心服務卡,社區干部包戶服務,確保關心到位、服務到家。 社區楊武源是一名黨員,身有殘疾但自力更生,靠著幫人安裝、修理水管生活。社區開展“愛心”服務以來,他義務幫助困難家庭、五保戶、孤寡老人修理水管,多次被社區評為優秀黨員。敦和社區大學生村官秋麗說:“開展愛心服務后,社區不斷涌現助人為樂、團結友愛的故事,社區和諧氛圍更濃厚了。” 敦和社區還開展送政策到身邊、送溫暖到心中、送健康到社區“三送”服務。敦和社區下街小組居民張小四的妻子阿主瑪患有白血病,是一個典型的因病返貧家庭。社區工作人員經常到張小四家探望,盡力幫助解決生活困難。阿主瑪說:“我病了7、8年,沒錢買藥時,社區幫著想辦法;自己干不了重活,前幾年建新房時社區也幫了不少忙。” 近年來,敦和社區看望慰問困難黨員、群眾81人次,協調社區醫院對老年人進行不定期免費義診和健康咨詢,建立社區居民健康檔案2200份;邀請云南省紅會醫院7名專家,對社區居民進行為期兩天的健康義診,免費發放1萬余元藥品;還與易康盲人按摩中心聯合開展“免費為社區居民按摩服務”。 主題活動凝聚力量 敦和社區黨總支堅持“月月有主題,天天有活動”的社區黨員主題服務,組建社區文藝志愿服務隊,針對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群眾,開展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改變了居民參與社區公益事業熱情度不高、社區老年人文化生活單一等現象,引導居民文明、健康生活,增進鄰里和諧,傳遞正能量,傾心打造和諧社區。 結合世界地球日和“扮靚德欽”行動,敦和社區開展環保宣傳、清掃衛生、義務補植補種樹木、向居民發放垃圾桶,社區環境衛生有較大改善。 敦和社區下街片區居民和新華說:“我退休后經常來參加社區活動,生活很開心。誰家有困難還能得到社區黨總支和社區居民的幫助,這是敦和社區的傳統和良好的社區管理成效。”(王靖萍) ? |